转龙湾煤矿文体活动中心工程大截面框架梁专项方案编制:检查:安全监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鄂尔多斯分公司转龙湾项目部2020年月日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1)2、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 (1)二、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及参建单位 (2)2、结构概况 (2)三、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1、施工要求 (3)2、技术保证条件 (3)四、施工工艺技术 (4)1、支撑体系地基处理 (4)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和工艺要求 (4)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5)4、检查和验收 (5)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9)2、支撑体系搭设施工技术措施 (9)3、模板安装和拆除技术措施 (11)4、应急预案 (12)5、模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 (16)一、编制说明及依据二、工程概况12、结构概况建筑类别:主体为框架结构,篮球场屋面为轻钢结构结构设防烈度:6度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耐久年限50年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
三、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施工要求1)因设计需求楼层内有多处大截面框架梁,梁截面尺寸较大,施工较为复杂故需对各种大截面梁高、厚、长或跨进行加强加固。
2)大截面梁搭设时,应根据梁具体尺寸进行加强固定,对拉螺栓的间距应根据梁尺寸且不能大于400mm,且任何梁截面底支撑立杆间距不大于5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必须控制在1.4m以内,以防止由于尺寸过大而导致立杆失稳坍塌事故;此处可设置斜撑进行卸载上部传递的荷载。
3)梁板支撑立杆顶部必须设置丝杠直径≥30㎜的加劲式支托,形成立杆轴向传力。
4)各扣件螺栓均采用500㎜长臂板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 区间。
2、技术保证条件2.1、可调支托1)可调托撑螺杆外径≥30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的规定。
2)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U型托内部净宽度必须≥100㎜,长度必须≥120㎜,且无弯曲、麻点锈和裂纹现象。
3)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3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2.2、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 钢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技术性能要求。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2.3、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舒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
2.4、模板面板木胶合板模板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具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的规定。
胶合板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及尺寸合格。
四、施工工艺技术1、支撑体系地基处理本工程立杆全部支设在现浇顶板上,搭设上层支撑时下层支撑均不得拆除,故无需验算承载力。
楼面搭设模板支撑时,立杆下部必须通长垫木板。
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和工艺要求2.1、施工工艺流程铺设梁板底次楞和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板→穿对拉螺栓→梁板钢筋与模板验收→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1)立杆设置按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弹测立杆位置纵横坐标方格网,在坐标交汇处中心搭设立杆。
先搭设外围四周立杆、扫地杆和临时固定水平杆,然后拉线设置其他立杆。
立杆层高垂直度按≤20㎜,立杆全高垂直度按≤50mm控制。
2)水平杆搭设立杆验收合格后,在立杆上按设计步距弹出水平杆竖向间距位置线,满设双向水平杆。
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分别对称设于立杆同侧,以便斜杆、剪刀撑的搭设。
在己浇框架柱部位,将水平杆与之做可靠连接,以提高支架体系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
3)可调支托设置将可调支托垂直放置于立杆顶部,并按照支撑体系主楞下平标高调整丝杠至合适标高。
4)主次楞安装与梁板底部起拱投测梁板底部中心线,并按梁跨度1.5/1000起拱,拉线安装梁板底部主楞,并使其在可调支托的U形托内居中住锁定,然后按设计间距铺设梁板底部方木次楞和面板。
5)方木次楞搭接方木次楞搭接位置必须设置在梁板和梁侧模板主楞处,方木伸过主楞的长度必须≥100㎜。
6)扣件螺栓拧紧用于支撑体系杆件连接的扣件螺栓均采用专用长臂扳手分两次拧紧,使其扭力矩控制在40~65N.m区间,并采用扭力矩电子测试仪监测。
经拧紧后有劈裂的扣件必须及时更换,并作废品标示处理。
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1)木胶合板的力学性能(2)木方(松木)的力学性能(3)Q235钢管力学性能(4)钢管扣件力学性能44.1、检查验收程序模板分项工程经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检查员自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好“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查结论栏内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署“合格”并签字后交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支撑体系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由专业班组施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工具准备4.3、材料检查验收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与相关资料。
1)项目部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板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4.4、支撑体系检查验收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4.5.4、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8.2.5的规定确定。
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
4.6、模板检查验收模板安装应符合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相关规定。
4.6.1、主控项目在梁底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6.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5/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模板垂直度控制(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6)顶板模板标高控制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在竖向构件的钢筋上测量抄出+50mm控制线,根据板厚在现浇板钢筋上焊接短钢筋作为板上平标高控制桩。
7)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2、支撑体系搭设施工技术措施2.1、投点放线用经纬仪测设框架梁中心线,并以此线为基准线,拉线确定支撑体系立杆位置坐标网。
2.2、剪刀撑设置按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时,应按设计图示的剪刀撑位置、夹角和形式布设。
2.3、水平杆搭设(1)、在立杆底距楼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考虑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顶板加设一道水平杆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m。
(3)、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4)、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能与另一方向的水平杆扣接。
2.4、其它构造措施(1)、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2)、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等相连接。
工程材料及施工准备根据我公司常规的施工方法,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施工的可操作性,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分别如下:1、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水平和垂直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