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镀铬及表面处理

电镀铬及表面处理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4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1.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表面准备
• 金属零件镀前表面准备的重要性
机械表面处理
粗糙表面的整平 包括:
磨光、抛光、滚光、震动、离心、刷光、 喷砂处理等。 化学表面处理 除油、侵蚀、抛光、活化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5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对氧化皮有较大的剥离作用,
温度过高会腐蚀零件,一般不进行加热。 适当加入缓蚀剂可保护基体金属。
HCl 中 用 六次甲基四胺-又称乌洛托品(阳离子型) H2SO4中用 二邻甲苯基硫脲 (阴离子型)(可适当加入Cl-)
溶解产物铁盐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降低硫酸侵蚀速度。
硬度,耐磨损及耐热性能好,而且有极好的消光性能。常用 于光学仪器、航空仪表等零件的镀覆。此外,黑铬镀层也可 用于装饰。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5
பைடு நூலகம்
3 电镀铬
3 镀铬过程的特点
与其它单金属相比,镀铬液的成分虽然简单,
但镀铬过程相当复杂,并具有许多特点。
(1) 在镀铬过程中,是由铬的含氧酸即铬酸来提供
三乙醇胺油酸皂(FM) 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6501)等 常温除油:清洗剂等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2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电化学除油
超声波除油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3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钢铁的浸蚀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4
(1)侵蚀有三个作用
精磨(180~360#)。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0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磨光不同材料磨光轮的圆周速度
dn v 其计算式为: 60 v-圆周速度(m/s);π-圆周率 d-磨光轮直径(m); n-磨光轮转速(转/分)
磨光不同材料时磨光轮的最佳 速度 预加工工件材料 轮周速度 (米/秒) 18-30 14-18 10-14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4
3 电镀铬
(4) 松孔镀铬 是在镀硬铬后进行松孔处理,使铬层的网状
裂纹加深加宽。这种镀层具有贮存润滑油的能力,可以提高
零部件表面抗摩擦和磨损的性能,常用于承受较高压力的滑
动摩擦,如内燃发动机汽缸筒内壁、活塞环等。
(5) 黑铬
与其它上黑色镀层(如黑镍镀层)相比,有较高的
定性和反射能力,铬层与铜、镍及铜锡合金等组成防护装饰性
体系,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仪器仪表、日 用五金等零部件,既保持产品表面的光亮和美观,又达到防护 目的。这类铬层的厚度一般为0.25µ m~1µ m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3
(2) 镀硬铬(耐磨铬)
3 电镀铬 铬层具有高的硬度和低的摩擦系数,机
(2) 在镀铬液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局外阴离子,
如SO42- 、 SiF62- 、F-等和必需有一定量的Cr3+,
离子才能实现金属铬的电沉积过程。
(3)镀铬需采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又由于阴极 及阳极之间存在大量的氢气及氧气,尽管铬酸的 导电性较好,仍需要采用大于12V的电源,而其他
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铬镀层在一般大气条件下能长久地保持其原有的光泽而
不变色,只有当温度在400 ℃~500℃时,才开始在表面呈现
氧化色。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1
3 电镀铬
铬镀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碱、硫化物、硝酸和大
多数有机酸对其均不发生作用,但能溶于氢卤酸(如盐酸)和热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8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氧化铝磨料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9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磨料粒度通常是按筛子的号码来划分的,筛子的号码则用
单位面积(平方厘米)上的孔数来表示,筛子的号码越大,筛 孔越小。人们以磨料能通过筛子的号码来表示该磨料的粒度。 用骨胶、牛皮胶、明胶作为粘结剂 通常将磨料分为三组:即粗磨:(20~40#) 中磨(50~150#)
2 抛光:
抛光机 通常采用抛光机带动抛光轮进行抛光 与磨光机同 抛光与磨光的区别: 磨光为粗加工:明显有磨削,硬轮-磨料
抛光为精加工:无明显磨削,软轮-抛光膏
抛光不同材料时使用不同的抛光膏 白膏-氧化钙、氧化镁 (用硬脂酸、石蜡等粘合在一起) 红膏-氧化铁红、铁丹 绿膏-三氧化而铬、氧化铝 铜及其合金 锌及其合金 铝及其合金 钢铁、镍、铬
1 化学溶解作用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2 产生气体对氧化皮的机械剥离作用
3 产生的氢气对高价氧化物还原作用,有利于氧化物的溶解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5
(2)酸度和温度的影响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通常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提高硫酸浓度不能增强浸 蚀能力,
超过40%时由于硫酸的强氧化性,对氧化皮几乎不溶解。
的硫酸中。 在可见光范围内,铬的反射能力约为65%介于银(88%)和 镍(55%)之间,因铬不易变色,使用时能长久地保持其反射能 力而优于银和镍。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2
3 电镀铬 2 镀铬层的分类及应用 镀铬可按其工艺及溶液不同来分类,所得到的铬层可应用 于不同的场合。 (1) 防护装饰性镀铬 利用铬镀层的钝化能力、良好的化学稳
以及超声波除油。
2 浸蚀 包括强浸蚀、电化学浸蚀及弱浸蚀。
3 抛光 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
4 活化 化学活化、电化学活化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8
钢铁零件镀前表面化学处理
概述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通常要根据工件的情况以及关键的要求制定表面处理流程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2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3 滚光、震动、离心:
滚光机 通常采用电机带动滚桶进行滚光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3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震动机 采用带弹簧的偏轴机构产生震动、
旋转离心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4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刷光 用钢丝或铜丝刷光轮刷光工件表面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9
3 电镀铬 1.镀铬层的性质 铬(Cr)是一种略带蓝的银白色金属, 相对原子质量 51.994, 密 熔 度 6.98/cm3~7.219/cm3, 点 1875℃~1920 ℃ ,
标准电极电位 φ0Cr3+/Cr=-0.74V
φ0Cr3+/Cr2+=-0.41V
Plating technology
电镀铬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
Plating technology
内容
1. 电镀基础知识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3. 电镀铬
1 电镀基础知识
电镀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固体表面上 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镀层的作用是什么? 1. 提高金属零件在使用环境中的抗蚀性 能; 2. 装饰零件的外表,使其光亮美观; 3. 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如硬度、耐磨 性、 导电性、电磁性、耐热性等等。
通常控制铁含量<60g/L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6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电化学侵蚀 1 阳极侵蚀 硫酸或盐酸,主要靠阳极溶解
2 阴极侵蚀 硫酸,主要靠氢气冲击
3 弱侵蚀 通常为化学侵蚀,
5%-10%盐酸或硫酸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7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钢铁零件的化学和电化学抛光 化学抛光 很少使用 电化学抛光
19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钢铁零件的除油
有机溶剂除油
烃 类:汽油、煤油、
苯类、丙酮等
氯代烃类:三氯乙烯、
三氯乙烷、
四氯化碳等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0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
组成 NaOH Na2CO3 Na3PO4 Na2SiO3 OP-乳化剂 温度 浓度 g/L 50-70 20-40 30-40 5-10 适量 80-90℃ 皂化 水解 乳化 强乳化
喷砂、喷丸
干喷是利用射吸原理以气流协带磨料高速 喷向工件,湿喷则以含砂液流高速喷向工件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5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6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17
2 电镀前处理知识
化学表面处理
1 除油 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及电化学除油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3
1 电镀基础知识
对电镀层有哪些要求? 1. 镀层与基体,包括镀层与基体之间,应有 良好的结合力; 2. 镀层在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有比较均匀 的厚度和细致的结构; 3. 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 隙; 4. 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各项指标,例如表面粗 糙度、硬度、色彩以及盐雾试验耐试性。
配方1 通用 配方2 一般钢铁 配方3 不锈钢 配方4 精密不锈钢
08 2005 FH
电镀工艺学04-55
28
电镀铬镀层
1 电 镀 铬
概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