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镀铬工艺介绍

镀铬工艺介绍

镀铬工艺介绍
1、镀铬工艺
装饰性镀铬是镀铬的主体,其次是硬铬、微孔铬和黑铬。

1.1、防护-装饰性镀铬
防护-装饰性镀铬不仅要求镀层在大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而且要有美丽的外观。

对于防护-装饰性镀铬,钢铁、锌合金和铝合金基体镀铬必须采用多层体系。

ⅰ、钢铁基体
铜/镍/铬系工艺流程:除油—水洗—侵蚀—水洗—闪镀氰铜或伞镀镍—水洗—酸铜—水洗—亮镍—水洗—镀铬—水洗干燥
多层镍/铬体系工艺流程:除油—水洗—侵蚀—水洗—镀半光亮镍—水洗—光亮镍—水洗—镀铬—水洗—干燥
ⅱ、锌合金基体
弱碱化学除油—水洗—浸稀氢氟酸—水洗—点解除油—水洗—伞镀氰铜—水洗—光亮镀铜—光亮镍—水洗—镀铬—水洗—干燥
ⅲ、铝及铝合金基体
弱碱除油—水洗—点解除油—水洗—次浸锌—溶解浸锌层—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伞镀氰铜—水洗—光亮镀铜—水洗—光亮镀镍—水洗—镀铬—水洗—干燥
1.2、镀硬铬
硬铬又称耐磨铬,硬铬镀层不仅要有一定的光泽,而且要求底层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并与基体结合牢固。

钢铁零件镀硬铬不需要中间镀层。

镀层厚度应根据使用场合不同而异,在机械载荷较轻和一般性防护时,厚度
为10-20um,在滑动载荷且压力不太大时,厚度为20-25um,在机械应力较大和抗强腐蚀作用是,厚度高达150-300um,修复零件尺寸厚度可达800-1000um。

2、镀硬铬工艺起皮现象
镀硬铬时为防止起皮现象的产生,要采取以下措施。

2.1、镀前预热
只要镀铬工件较大,均需预热处理,因为镀硬铬时间较长,镀层较厚,内应力大且硬度高,而基体金属与铬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

如不预热就施镀,基本金属容易受热膨胀而产生“暴皮”现象,预热时间根据工件大小而定。

2.2、提高镀层结合力
在镀硬铬时,常因结合力不好而产生镀层起皮现象,在生产操作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ⅰ、冲击电流
对一些形状复杂的零件,除了使用象形阳极,保护阴极和辅助阳极外,还可以在零件入槽时,以比正常电流密度高数倍的电流对零件进行短时间冲击,使阴极极化增大,零件表面迅速沉积一层铬,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施镀。

ⅱ、阳极刻蚀
对表面有较厚氧化膜的合金钢及高碳钢镀硬铬或在断电时间较长的镀铬层上继续镀铬时,通常先将零件作为阳极进行短时间的侵蚀处理,使氧化膜电化学溶解并形成微观粗糙的表面。

2.3、镀后除氢
由于镀铬的电流效率低,在阴极上大量析出氢气,对于易析氢的钢铁部件,应在镀后180-200℃的温度,除氢3h,以避免发生氢脆。

2011.04.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