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三、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1、观念心理学
他认为,心理学是围绕着“观念”、“统觉”、“观念团”、 “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 的。 “观念”是他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 在意识中留下的感觉印象,因 而“观念”又可称为“表象”。 “统觉”是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 “观念团”是指观 念一般都不是单个地保存在下意识领域, 而总是作为一个集团——“观念团”的形式而存在。 “思想之环”是指观念团随着统觉作用而不断扩大、不断完善, 最后形成“思想之环”。
二、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 卢梭与裴斯洛齐的贡献
(一)卢梭的教学论 卢梭是启蒙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哲学家、教育理论家。他的旷世 教育名著《爱弥儿》 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 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影响深远。 1、自然教育论 1)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 变坏了。人性本 善,人之所以堕落是由于社会的污染。他主张自然教育: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 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 ,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2、发现教学论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他提倡的发现感和探究欲望是基于人天然的兴 趣、天然的好奇心 的。天然的需要是好奇心的“第一本原”。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贯穿卢梭教学论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问题不在于告 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C、活动原理:强调活动的首要性:凡是应当做的都必须从实践去学习。 D、直观原理:他视直观原理为教师教学的“金科玉律”。 认为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而应从事物的观察开始。
他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也因而成为 现代教学研究的奠 基之作。他在360年以前就对教学规律有了如此深 刻的认识,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
A 、理性的动物;B、一切造物的主宰 C、 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
2 教育目的:A、博学 B 德行或恰当的道德 C 宗教或虔信
3 教学原理
A、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 这是一个不变的 自然法则;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B、兴趣与自发原理: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的自 发学习。他把他 的所在教学原则简化为三条:1、循序渐进;2、自己 检验每一件事,而不是在成年 人面前放弃自己的权利;3、根据自己 的主动意愿行事:自己干。
3 确立了“自然教学法”。(自然教学法,就是由易到难的方法;它要 求用国语作为教学工 具;要先学习事物的整体,再学习事物的细节; 要求学习就采用归纳的方法,从经验入 手,然后再到事物的一般原理;要求学习应以学生的能力、兴趣为依据,不应强迫、更不 应把体罚 作为教学的手段)
4 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3、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卢梭认为: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 子们是容易忘记 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的,但是对他们所做 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 容易忘记了。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这是发现教学终极目的。 (二)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被瑞士人 民誉为“人类的 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
1、适应自然的教育学。他希望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他所希望的教育: 一在 儿童发展的前期,通过“居室教育学”的方法; 二在儿童发展的后期,通过“基础教养论”的方法。 “居室教育学”,指儿童最初的教育是以家族生活圈为核心展开的
2、教育教学的原理 1自我发展原理 他认为,人拥有天赋的人类本性的力量。这就是思维力、情操力、技术力的萌芽。 2直观原理 他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训的绝对基础。分为被动的直观与能动的直观两 种。前者指对外 界的感性印象的接受,后者指在认识过程中能动地反 映外界事物的人的能力 3、教学的心理学化 1他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2教学原则必须从心理规律得出,只有把教育、教学“心理学化”,教育、教学才能依循 人的发展的自然法则进行。 3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论
目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一)拉特克的教学论 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1、他认为,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权利,要保障每一 个人享有这 一权利,要使一切国民共享同一的语言、学术和 文化以实现国家和民族 的统一、和平和独立。 2、拉特克的教学论有四个特点: 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 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 识的性质
(二)夸美纽斯的教学论 1、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 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一书,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 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
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2、他提出关于人的理论和教育目的论 1)他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人有三重属性: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兴趣” 1)他认为,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 性,—善的意志,而善的意志存在于观念体系之中,思想之环之 中。
2)他认为,兴趣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 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 3、教学的“形式阶段”1)他认,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2)形成观念体系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与审思。 专心,指钻研新观念、明确地意识和理解新观念。 审思, 指把意识中各种新旧观念联系、统一起来。二者又分为静态与动态两阶 段,由此形成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