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全科医学

解读全科医学


学习 > 变化 = 成功 学习 < 变化 = 失败
全科医学的主旨
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 健康的促进与维护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并将预防、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有机结合, 将个体保健与群体(社区)保健融为一体。
专科医疗与全科医疗在哲学上的区别
模式 价值
证据
方法
专科 “科学”模式 科学性
科研结果
还原分析
全科
“照顾”模式
科学性+艺术性+公 益性
河南省全科医学的发展
1999,河南医科大学创建全科医学专业 2001,河南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 2001,社区卫生服务专家指导组成立 2002,全科医学分会成立,2012换届 2012,郑州大学招收全科专业方向专硕 2015,中医全科医学会成立
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71年美国成立家庭医师学会,定名为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AAFP)
* 标志: 意味着家庭医学作为一个新的临床
专业学科的正式建立
称谓 Family medicine 家庭/全科医疗 Family doctor 家庭/全科医生
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 英国、中国香港、中成功寄希望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 对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社区服务仍只限于医疗 健康档案流于形式,存在作假 全科医生的培训教育尚未规范化 全科医生的待遇有待提高
累计投入3.2亿专项补助支持开展农村订单 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共录取2.1万人。
四个渠道—提升学历层次
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
历层次。对于乡村医生通过中专教育考取执业助 理医师。 专科毕业临床一年可考执业助理医师。 助理医师后2年可考执业医师。 续本后可考执业医师。
我院为什么要创建全科规培协同单位?背景
医改大形式 基层医疗薄弱 政府头痛 我院在夹缝中生存(省医、县医) 2020年 社区医师 把门人 同兄弟医院竞争 人脉 规培 全科 其他专业 招收新人
医患沟通
愿意聆听 有灵活性 愿意帮助理清问题 随叫随到
人文关怀 倾身 抚慰 思索

《医生》 卢克(1843—1927 英国)
MK Rajakumar WONCA前主席
“不同卫生系统的经验将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医 生和更好的人”
Iona Heath
英国皇家家庭医师学院前主席
“我认为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是全世界上 一种行善的力量。”
“I love family medicine”
“我爱家庭医学”
陈冯富珍博士 WHO总干事
全科医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
提出加强全科医学的发展与全科医生的培训
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 社区卫生工作会议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 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单位
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WONCA又按地区分为亚太、欧洲、 北美、非洲等区域组织,各区域 每年召开1次区域年会;总会每3 年召开1次世界大会,为全科/家 庭医师提供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 的讲坛。
2013年世界WONCA 大会在捷克首都 布拉格举行
WONCA亚太地区每年召开1次区域年会
2015年台湾
时间:2015.3.4-8
三个统一
四个渠道—转岗培训
培训时限 12个月:1个月理论,10个月临床转科,1个月社
区实践。 培训情况
2010年启动,至今已完成 9.6万人培训,中央财 政给予中西部财政补贴每人1万元,中央财政累计 对中西部地区投入超过7.2亿支持开展全科医生转 岗培训。
四个渠道—订单定向免费培养
教育部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实行 订单定向免费教育,分为5年制本科和3年 制专科两种。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 补助生活费。
全科医学的定义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面向社区与 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 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 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全科医学学科的基本定位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全科医学具有临床医学学科的全部特征 1、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框架; 2、具有人才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项功能; 3、具有学术目标、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学科基本要素; 4、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应用学科。
全科医学在世界的发展
由18个国家的全科医学机构一起 创立了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学会 1972年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
发展趋势:
(WONCA)
截止到2013年,WONCA发展成118个成员组织,代表着
全世界50余万名全科医生。中国1994年成为成员组织
。 Wonca = the 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
专科医生处理方式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抗乙肝病毒
保肝 出院医嘱:院外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不适随诊 定期来医院复查
全科医生的处理问题思路框架
生物学:药物的治疗效果 副作用监测 延续的药物治疗
心理: 肝病三部曲?传染给家人? 受到社会歧视?
家庭及社会: 家属的担心 还在一起吃饭? 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压力和卫生改
革的要求
核心家庭成为家庭主体:成员少 规模小 内部资源有限 难以应对家庭危机 对家庭服务的需求迫切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里程碑
1969年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 同年成立了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
American Aoard of Family Practice (ABFP)
专科医疗 大而流动性 窄(某系统/器官/细胞) 疑难重症 高新技术,昂贵 分科 间断性 医疗为主 以疾病为中心,救死扶伤 以医生为中心,病人被动服从
全科医学的由来及发展
☆起源于18世中叶的通科医疗(general practice) ☆ 在欧洲,18世纪初才出现以行医为终生职业的医生
,在这以前都叫“治疗者(healers)” ☆ 18世纪中叶,美洲移民热,出现了“多面手”医生 ☆ 19世纪初《Lancet》杂志第一次把那些受过医学训
四个渠道—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 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
建立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 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
县级以上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 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如何看待医疗?
我们在想什么? 医院在想什么? 群众在想什么? 政府在想什么?
10
专科医学 兴起/鼎盛
1910
1950
专科医 学局限 性显示
1995
3、复兴:20世纪50—60年代
背景
人口增长与老龄化 慢性病上升 社区呼唤通科医生回归 需要家庭医生照顾
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7.00
分年龄段的人口增长率,2000-2004年
5.00 3.00 比例 1.00
0.56
1.71
全科医学培训步入规范化,逐步建立分 级诊疗 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
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 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标志着我国的全科医学在经历10年广泛培训 之后步入了正规,进入了规范化培训阶段。
全科医生培养
一种模式
以“5+3”为主 体
以“3+2”为补 充
两条途径
两轨合一
四 证
解读全科医学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一区 王建军
案例
患者张XX,男,32岁,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2年,肝功能异常1周”入院。入院查体未发现 病理体征。肝功能:ALT 136U/L,AST89U/L, TBIL32.6umol/L;乙肝病毒定量2.58×107IU/L; 超声:肝内光点密集增强,包膜尚光滑,肝内 血管欠清晰。
练而个体开业的行医者成为“通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 )” ☆ 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末。
general practitioner,GP 通科医生 综合 方便 经济 亲切
个人—家庭的忠实伴侣
2、“马鞍型”发展
基础学科的发展
100
重点由社区转向医院
50
人们深信科技能解决一切
1986年和1988年开始接触 全科医学 1989年WONCA主席首访 台湾 访问首都医科大学
1989年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1992年尝试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和教学模式 北京方庄社区

天津河东区
1993年11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意味着:全科医学学科在我国正式成立
2.55
-1.00
-3.00
-3.38
-5.00
总人口
0-14
15-64
65+
4.65 80+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转变 无病 三维“完好”状态
生物 心理 社会
Absence of Disease

Complete Well- Being
民众健康观转变、健康权利意识与
服务需求的增加,要求医生的数量 与分布更趋合理、更多地面向社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