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精品课件
(一)增溶剂(solubilizer)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1. 定义 增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 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 被增溶的物质——增溶质 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增溶量
2. 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15~18(P263) 3. 常用: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聚乙二醇:常用聚乙二醇300~600。良好溶剂、性质 (PEG) 稳定;稳定作用;保湿作用
脂肪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多用作外用液体制剂。 易氧化、酸败。
液体石蜡:化学性质稳定,但接触空气易氧化,有润肠 通便作用。多作口服制剂与搽剂的溶剂
乙酸乙酯: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使用时常加入抗氧剂 精品课件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药 剂教研室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 第五节 溶胶剂 第六节 混悬剂 第七节 乳剂 第八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 第九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 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分散剂或分散介质 (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优良溶剂的条件:1、对药物具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2、化学性质稳定,惰性 3、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4、毒性小、无刺激性、无不适臭味
精品课件
最常用
极性溶剂
半极性溶剂
非极性溶剂
水:本身无药理及毒性作用;易霉变;故应使用纯化 水或精制水
< 100nm
溶胶剂 1~100nm
乳剂
> 100nm
混悬剂 > 500nm


以分子或离子分散的澄清溶液,稳定,溶解法制备
以分子或离子分散的澄清溶液,稳定,胶溶法制备
以胶态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不稳定,分散法或 凝聚法制备 以液体微粒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 定,分散法制备 以固体微粒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 定,分散法或凝聚法制备
精品课件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
优点:1.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 度大,吸收快,较迅速发挥疗效。
2.给药途径多:内服,外用给药 —不可注射。
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 4.能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精品课件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缺点 1.稳定性差: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卖泽类)
精品课件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二)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1. 定义
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
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
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第三种物质——助溶剂(低分子化合物)
2. 举例 KI 助溶 I2
乙二胺助溶茶碱
KI + I2 — KI3
机理: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形成复盐
苯甲酸钠--咖啡因
形成分子缔合

精品课件
(三)潜溶剂(cosolvent)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1. 定义 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 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混合溶剂——潜溶剂
2. 机理:最适合的介电常数 ξ总=ξ1f1+ξ2f2+……
3. 举例: 甲硝唑在水中溶解度为10%(W/V),如果采用水-乙醇
混合溶剂,则溶解度提高5倍。
精品课件
·
图 :苯巴比妥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溶解 精品课件 度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四)防腐剂(preservative)
定义:
防止药物制剂由于细菌、酶、霉等微生物的污染而
产生变质的添加剂,称为防腐剂。
1. 防腐的重要性
化学稳定性:分散度大,易发生化学降解 物理稳定性:非均相液体制剂 生物学稳定性: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防腐剂 2.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
精品课件
(二)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P141):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 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 口服的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 液体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 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甘油:有保湿、滋润。含水10%无刺激性,含甘油 30%以上有防腐作用。可口服、外用,外用居多
二甲基亚砜:溶解范围广,称为万能溶剂。有防冻作
(DMSO)
用、透皮作用;轻微刺激性
乙醇:我国药典收载的乙醇是指95%(v/v)的乙醇。溶 解范围很广;20%以上有防腐作用。
丙二醇:1,2-丙二醇。可内服和肌注;与一定比例水混 合可延缓药物水解,增加稳定性;有促渗作用
二、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一) 增溶剂(solubilizer) (二)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三)潜溶剂(cosolvent) (四)防腐剂(preservative) (五)矫味剂(flavoring agent) (六)着色剂(colorant) (七)其它附加剂(other)
水性溶液
《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有微生物限度标准
2. 防腐措施
(1)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GMP
(2)严格控制辅料质量
(3)添加防腐剂
精品菌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内服者应 无特殊臭味
② 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达到有效防腐浓度 ③ 不影响制剂的理化性质和药效 ④ 不受制剂中药物的影响 ⑤ 对大多数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⑥ 本身理化性质和抗微生物性质稳定 ⑦ 长期贮存应稳定,不与包装材料起作用
精品课件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 内服液体制剂: 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滴剂
2.外用液体制剂: 皮肤用 五官科用 腔道用
• 洗剂 • 搽剂 • 涂剂 • 洗耳剂 • 滴耳剂
精品课件
• 滴鼻剂 • 含漱剂 • 滴牙剂 • 灌肠剂 • 灌洗剂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溶剂(广义)
溶剂(溶液剂)
精品课件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低分子溶液剂 (溶液剂)
均相液体制剂
(分子)
高分子溶液剂 (亲水胶体溶液)
液体制剂
溶 胶 剂 (疏水胶体溶液)
非均相液体制剂
(微粒)
精品课件
乳剂 混悬剂
表2-1 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与特征(P142)
液体类型 微粒大小
低分子 溶液剂
< 1nm
高分子 溶液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