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席勒2、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3、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 )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4、布瓦洛( C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5、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 B ) 符号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6、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7、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B )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9、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A )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10、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D)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1、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 C ) 条件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D、先天12、在狄德罗那里,严肃戏剧采取的是( C ) 题材。

A、农民生活B、宫廷生活C、市民生活D、下层生活13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B)A、再现B、表现C、确认D、判断14、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A、形式服从内容B、内容服从形式C、形式等于内容D、内容等于形式15、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 D )精神。

A、理性B、感性C、日神D、酒神16、海德格尔指出,诗以(D )确立存在。

A、形象B、意象C、意境D、语词17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 A )中提出的A、《悲剧的诞生》B、《权力意志》C、《人性的、太人性的》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18、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C )A、自然现象B、人的精神生活C、感觉世界D、数的和谐19、尧斯指出,(A )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

A、读者B、作家C、批评家D、作品20、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认为应把(B )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

A、行动B、思想C、语言D、环境21、克罗齐认为,直觉是一种(C )A、物质B、虚幻C、知识D、知觉22、提出“理式”说的是( A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但丁23、“寓教于乐”的提出者是( C )。

A、席勒B、柏拉图C、贺拉斯D、康德24、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作品是( A )。

A、《诗的艺术》B、《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C、《诗学》D、《悲剧的诞生》25、悲剧的本质只能被解释为酒神状态的显露和形象化,为音乐的象征表现,为酒神陶醉的梦境,认为悲剧就是酒神精神的是( B )。

A、荷尔德林B、尼采C、康德D、叔本华26、认为“丑与美共存,畸形与妩媚同在,有崇高则有怪异,有善则有恶,有光明则有黑暗”的是( D )。

A、雪莱B、海涅C、拜伦D、雨果27、魏尔伦的思想属于( C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28、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 C )。

A、希特B、黑格尔C、康德D、谢林29、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观点的是( B)。

A、尼采B、叔本华C、康德D、萨特30、《会饮》作者是( C )A、亚里士多德B、布瓦洛C、柏拉图D、康德31、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A、完全一致B、不一致C、相似D、在似与不似之间32、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C )A、古希腊B、文艺复兴C、罗马D、启蒙时代33、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A )A、普罗提诺B、高尼罗C、托马斯·阿奎那D、但丁34、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C )A、托马斯·阿奎那B、维柯C、奥古斯丁D、柏拉图35、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C )A、普罗提诺B、奥古斯丁C、托马斯·阿奎那D、锡德尼36、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D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37、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 )A、《论戏剧诗》B、《拉奥孔》C、《悲剧的诞生》D、《拉辛与莎士比亚》38、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B、泰纳的《艺术哲学》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39、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ABCDE)A《工具论》、《物理学》B《形而上学》、《论灵魂》C《政治学》 D《伦理学》 E《诗学》40、但丁主要著作有(ABCDE)A《新生》 B《神曲》C《论俗语》D《论王国》E《书信集》。

41、弗莱认为文学创作有(ABCD)种叙述原A与春天对应的喜剧附属程式B与夏天对应的传奇叙述程式C与秋天对应的悲剧叙述程式D与冬天对应的反讽叙述程式二、名词解释:1、悲剧(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的范畴,亚氏认为“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成分有六个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情节,第二是性格。

悲剧让观众恐惧和对剧中人物的命运产生怜悯之情,可以让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

2、《〈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

应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探讨诗的主题、功能与形式,文艺要反映崇高优美和滑稽丑陋的对照与结合,怪异是重要的审美范畴。

3、非现实的艺术品(萨特):一种不存在于事件内特殊的客体,是艺术家用实在的色彩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什非现实的意象得以实现。

实在的东西永远是不美的,美是一种适用于想象事物的价值,它意味着对世界本质结构的否定。

4、“思想定势”:是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读诗就是以某种“思想定势“去制造诗歌本身。

5、双重声音话语:女权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肖沃尔特认为女性与男性不是完全隔绝的,彼此村才交迭的情况,女性写作,因此是一种双重声音的话语。

6、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20实际60年代以来盛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女权主义文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从政治性的男女平等的要求出发,清算和批判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弊病,肯定妇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审美价值系统。

7、世界文学: 歌德提出的文论范畴。

歌德认为真正民族的文学,并非仅仅属于某一民族所有,而应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意义。

8、灵感(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艺术创作中存在灵感现象,灵感要以对生活现象的了解,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为基础。

9、诗性指挥: 维柯认为诗性智慧是在超自然的信仰感召下的诗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发生的根源。

10、光韵: 这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概念,指艺术作品原作的本真性、此时此刻性或独一无二性。

11、理念说: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

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12、悲剧(亚里士多德):13、《论崇高》:是路马时期朗吉弩斯写作的一篇文论文章,主要论文章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以及崇高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14、原型(荣格):原型是隐藏在诗歌意象背后的,由诗人的自主情结负载的心理能量,原型本质上是神话形象。

15、东方学: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与文化评论家萨义德在其《东方学》一书中提出的核心范畴。

所谓“东方学”,指在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语境下,西方人以固有的殖民文化心态而形成的对东方国家的一系列歪曲性看法。

如在许多西方文学作品及文化著作中,东方往往被描述为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往往是原始、愚昧、野蛮、肮脏和落后的同义语。

“东方学”与地理意义上的东方、东方人没有有关系,不是东方人的“东方学”而是西方人的“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无知与偏见,是西方的当代后殖民主义形态。

16、女权主义:美国学者肖沃尔特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女权主义”本身指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欧美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女权主义文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主张:从政治性的男女平等要求出发,清算并批判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弊端,肯定妇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力图建立女性独立的审美价值系统。

肖沃尔特主张女性写作是一种与男性沟通,而又自身独立的“双重声音的话语”,强调女性写作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三、简答论述题1、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答:1、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2、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3、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试述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答:一、柏拉图主张文艺摹仿说。

作为摹仿,它必须由三个侧面才能形成其完整的意义结构,即:作为摹仿对象的摹型;作为集中体现摹仿过程的摹仿者;作为摹仿结果的摹仿品。

柏拉图正是从这三个侧面阐释了文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1、文艺是摹仿的摹仿。

柏拉图承认艺术把世界当作蓝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但柏拉图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理念摹仿物。

在柏拉图看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2、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

柏拉图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摹仿者的技术。

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具有关于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摹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

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二、综上所述,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看成是一种摹仿的关系,而他的所谓的摹仿说,又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低劣的。

另外,柏拉图对文艺摹仿世界的过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文艺再现世界看成是无知识、无主张地、随意地用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过程。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摹仿说”本身来看,这种观点大体上是消极的。

3、简述柏拉图的理式论和艺术的本质答:1、他的理式论是从反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德谟克利特的反映论和普罗塔哥拉的感觉论开始的。

理式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美学和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主张有先于美的事物的所谓“美本身”,说它应该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

《会饮篇》更明确提出存在一种先验的绝对的美的理式。

2、对于文艺的本质,他提出了从理式论出发去认识,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和“灵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