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密砂岩气区地质特征

致密砂岩气区地质特征

收稿日期: 2011- 11- 17 作者简介: 张
E—— —比例常数, 为弹性模量 (杨氏模量 ) , 仅 与材料类型有关, 表示材料受力时抵抗 变形的能力。
1.2 储层杨氏模量意义 致密砂岩层段沉积相相对稳定, 岩性一致, 成岩 性强, 胶结致密。因此在正常条件下目的层段物理性 质稳定, 在一定面积、 深度范围具有近似的杨氏模量。 在上述基础上, 一般致密砂岩段, 裂缝发育程度 受控于多种因素, 但主控因素主要有 4 条, 根据所起 作用的大小, 分别是区域古构造应力场、 局部构造位 置、 现今应力场和成岩作用。因此, 处于不同构造位 置, 不同深度的探井裂缝发育规模有所不同。 在储层整体物理特征一致的背景下,裂缝发育 段必然会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即由于裂缝的发 育, 必然会导致储层岩石强度的降低 (反映岩石力学 性质的重要参数包括: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剪切模量、 体积模量、 体积压缩系数等, 通常可以根据杨氏模量
性材料变形知识及虎克定理, 根据裂缝发育会导致岩石强度降低的基本理论, 利用井下目的层段 岩石杨氏模量的变化对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定量描述, 同时以常规裂缝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 证 明了该方法在裂缝识别描述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应根据杨氏模量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目的层 段进行改造。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裂缝发育段; 成像测井; 杨氏模量; 常规测井; 定量描述
第 17 卷 第 2 期 2012 年 6 月
吐 哈 油 气 TUHA OIL & GAS
Vol. 17,No. 2 Jun.2012
常规测井在致密砂岩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张 博,袁文芳,张亚光,曹少芳,魏燕萍,赵新艳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

要: 根据裂缝发育段的材料学特征, 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 结合相关物理学、 材料力学中弹
[1]
1 井下裂缝识别方法原理
1.1 杨氏模量的物理学定义 在材料力学中, 存在着如下形式的虎克定理: σ=Eε, (1 ) 式中 σ— ——单位正应力; ε— ——无因次量;
目前,针对井下裂缝的识别主要依靠岩心和成 像测井资料。但是岩心资料一般较少, 代表性相对 针对碎屑岩成像测井资料则受多种因素影响。 较差。 一般在碎屑岩地层中, 影响成像资料的因素主要有: ①岩心裂缝复杂, 自然裂缝、 人工裂缝交织难以区别[2] 势必导致成像测井标定、 解释过程中的误差; 裂缝类 型复杂, 高角度缝、 斜角度缝、 低角度-水平缝均见; ②裂缝张开程度复杂, 既有张开缝、 半张开缝也有全 充填缝; ③裂缝充填物类型多, 有泥质充填 、 钙质充 填、 石膏充填及油 、 气、 水充填; ④ 同时作为陆相沉 积, 沉积构造相对复杂, 各种层理发育。 以上因素一方面干扰了成像资料的裂缝解释; 另一方面, 裂缝相关性储层也发育大量的微裂缝, 在 成像测井精度范围内不能精确加以识别;加上目前 成像测井数量减少, 资料相对缺乏。因而, 探索一种 能够利用常规资料对井下裂缝进行识别、描述的方 法不但具有现实的生产实践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理 论创新的价值。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 深部、 超深部、 非常规裂缝 性油气储层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非常规油气藏成为目 前勘探的重点, 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但是, 在西部叠 合盆地深层富集油气的有效储层中裂缝和溶蚀孔洞 混杂, 成因机制不清, 导致勘探区带预测困难 。其中 致密砂岩裂缝型储层的井下识别, 严重制约了相关储 层识别预测。
博(1966-) , 男, 河北深州人, 高级工程师, 石油地质专业。联系电话: 0996- 2174731Βιβλιοθήκη 124吐 哈 油 气
2012 年
和泊松比求取其他参数) ,对应的杨氏模量也就降 低。可见,裂缝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了地层杨氏模量 值的大小, 裂缝越发育, 地层杨氏模量越小 。反之, 趋近于裂缝不发育段 (正常储层段 ) 的杨氏模量值。 根据上述原理, 利用杨氏模量值的大小, 可以在 井下实现对裂缝的原始发育状态进行定量化描述。 1.3 井下目的层段杨氏模量的求取 岩石杨氏模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 静态法是通过对岩样进行加载测其变形得到, 两种。 所得杨氏模量参数称为静态参数。而动态法则是通 过测定声波在岩样中的传播速度转换得到,所得杨 氏模量参数称之为动态参数。虽然静态法测试更接 近岩石静态测试的条件,但对于井下不同裂缝发育 程度的储层, 静态参数的求取所需代价和成本太高, 这一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针对井下原始状 态下裂缝发育性储层,对杨氏模量的求取主要是利 用测井方法进行动态参数的测定, 其公式如下: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导读:本辑归纳了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致密砂岩裂缝识别中的应用,致密砂岩储层 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 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期次,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特征及识别。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常规测井在致密砂岩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1 超低含水饱和度致密砂岩气藏损害因素 5 川东北元坝地区致密砂岩油气地质特征 10 川西 DY 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16 川西坳陷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精细勘探 21 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机制 29 川西北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目标评价技术的应用效果 41 川西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识别 47 川西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地质特征 53 川西南部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期次 61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 67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徐昉昊 74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识别因子研究 80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 87 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 92 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成藏期油气运移的动力分析 98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105 地化录井技术在永安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 107 叠前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检测 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