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ZXZX《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作业设计: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阅读下面【甲】【乙】文段,完成1—4题。
【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乙】(景)帝居禁中①,召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②,无切肉,又不置箸。
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③取箸。
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④上。
上曰:“起!”亚夫因趋⑤出。
上目送之曰:“此鞅鞅⑥,非少主臣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六汉纪八》)[注]①禁中:宫中。
②大胾:大块没有切好的熟肉。
③尚席:主持宴席的官员。
④谢:道歉,谢罪。
⑤趋:快步走。
⑥鞅鞅:愤愤不平。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断两处)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2、解释加粗的词。
(1)已而之细柳军( ) (2)军士吏被甲( )(3)顾谓尚席取箸( ) (4)上视而笑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此非不足君所乎?4、从【甲】文“嗟乎,此真将军矣!”可以看出汉文帝对周亚夫的态度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汉景帝说“此鞅鞅,非少主臣也”可见汉景帝对周亚夫的态度是_______。
『参考答案』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
答题时,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SHZXZX 2、 (1)到,往 (2)同“披”,穿着 (3)回头 (4)皇帝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答题时,一方面结合平时的积累,注意一词多义(如“之”)、通假字(如“被”)等;另一方面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解释课外词语,如“上”(《周亚夫军细柳》中,“上自劳军”的“上”,意思为“皇帝”)。
3、 (1)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2)这难道不使您满意吗?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拜”“请”“足”等;注意句式特点,如第(2)题中,该句为反问句。
4、称赞,肯定猜忌,不满意。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如“此真将军矣”中“真将军”是对周亚夫的称赞、肯定;皇帝故意不给周亚夫筷子,又说“此鞅鞅,非少主臣也”,表明皇帝对周亚夫的猜忌和不满。
『参考译文』【乙】文汉景帝在宫中,召来周亚夫,赏他酒食。
但是只摆上了一大块没有切好的熟肉,又不放上筷子。
亚夫心里不高兴,回头叫主持宴席的官员去取筷子。
皇帝看着他笑着说:“这难道不使您满意吗?”亚夫脱帽向皇帝谢罪,皇帝说:“起来!”亚夫于是快步走出宫殿。
皇帝目送他,说:“这样愤愤不平,不适合做少主的臣子啊!”(二)阅读下面【甲】【乙】文段,完成1—3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乙】汉高祖论三杰高祖①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②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
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SHZXZX 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 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王陵: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降:投降。
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
⑦连:率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___ (2)天子为动. ______________(3)此所以..失天下也 ____________ (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__________ 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汉文帝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参考答案』1.(1)下诏。
(2)感动。
(3)……的原因。
(4)被。
2.[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就是运用现代汉语,如实、恰当地将文言语句的意思表述出来,做到忠实于原句,字字落实,文通字顺。
有些关键词一定要译正确。
如第(1)句中“闻”,第(2)句中的“而”“予”。
[答案] (1)在军中听从将军的号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书。
(2)(他们)打了胜仗却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却不给别人(将士)好处。
3.[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甲文中,汉文帝对周亚夫十分赞赏,非常重视用人。
乙文中,通过高祖与高起等人的对话,可以看出高祖对“运筹帷幄”的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的萧何、“连百万之军”的韩信这“三杰”非常器重,并能知人善任。
[答案] 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
『参考译文』[乙] 高祖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说真实情况。
我为什么能够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好侮辱人,项羽仁慈而爱护人。
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了城邑就封给他,和大家共享利益。
而项羽妒贤嫉能,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他们)打了胜仗却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却不给别人(将士)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讲到在帷帐之中运筹策划,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我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使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
统率百万大军,作战就一定胜利,进攻就一定攻克,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杰出人才,而我能够任用他SHZXZX 们,这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项羽手下就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任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甲】【乙】文段,完成1—3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乙】岳飞毕沅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至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_ (2)持兵揖.曰____________________(3)饰名姝遗.之 ___________________ (4)立斩以.徇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2)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甲、乙两文中周亚夫与岳飞有怎样相同的品格?『参考答案』1、(1)军营。
(2)拱手行礼。
(3)赠送。
(4)来,用来。
2、[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注意实词、句式及语气的准确性。
[答案] (1)天子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汉文帝)派人SHZXZX 向他致意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2)(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呢!3、[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品格的分析、概括。
从甲文中的“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严明;周亚夫的种种做法是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可见他忠心报国。
从乙文中的“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可以看出,岳飞治军严明;从岳飞练习武艺,率兵打仗,可以看出岳飞效忠国家。
[答案] 效忠国家,治军有方。
(意对即可)『参考译文』[乙] 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女小妾。
吴玠一向很佩服岳飞,想与岳飞结交,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赞叹佩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
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被斩首示众。
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
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