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意义限初中课文涉及)七上:1、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2、舍:(1)舍弃、丢下;——便舍船。
(2)房屋。
——屋舍俨然。
3、去:(1)离开;——去国怀乡。
(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3)消除。
——杀三虫,去死肌。
4、戏:(1)玩耍;——元方门外戏。
(2)开玩笑——5、委:(1)舍弃;——相委而去(2)委托——6、引:(1)拉、牵拉;——下车引之(2)延长;——属引凄异(3)引导;(4)吸引。
7、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说:通“悦”,高兴——不亦说乎9、愠: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愠10、省:反省、自我检查——吾日三省乎已。
11、逾:越过。
——不逾矩。
12、故:(1)旧的,以前的;——温故而知新(2)(的)原因;——公问其故(一般在句末)(3)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4)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般在句首)13、矩:(1)规矩;(2)法度——不逾矩14、殆: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5、堪:(1)能忍受;——人不堪其忧(2)能胜任——16、广:(1)增加、增长;——非学无以广才(2)扩大、扩充——请广于君17、庐: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慢:懈怠——淫慢则不能励精19、励:振奋——淫慢则不能励精20、并:一起。
——并怡然自乐21、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狼》(3)势力、地位相当。
译为:匹敌、相当。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2、意:(1)神情;——目似瞑,意暇甚(2)想要、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意思、心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4)意趣、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5)意志——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3、股: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24、几何:多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七下:1、但:只、仅仅——无他,但手熟耳2、治:(1)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2)治理3、过:(1)经过;——及鲁肃过寻阳(2)拜访、造访;——过故人庄(3)错误、过错。
作动词时译成犯过错。
——面刺寡人之过/人恒过,然后能改4、兵:(1)士兵、军队;(2)兵器、武器5、书:(1)写(字);(2)书信;——家书抵万金(3)文书、公文——军书十二卷6、市:(1)市场、集市;——东市买骏马(2)买——愿为市鞍马7、户:大门——当户理红妆8、郭:外城——出郭相扶将9、矜:自夸——公亦以此自矜10、徐:慢慢地——徐以杓酌油沥之11、鸿儒:博学的人——谈笑有鸿儒12、白丁:平民。
指没有功名的人。
——往来无白丁13、馨:香气。
喻指德行美好。
——惟吾德馨14、素:(1)白色;或指未加装饰的;——素湍绿潭(2)历来、向来——吴广素爱人15、丝竹:代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16、案牍:代指官府公文。
——无案牍之劳形17、益:(1)好处、利益;——自以为大有所益(2)更加;——香远益清(3)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18、鲜:(1)新鲜;——芳草鲜美(2)少。
——陶后鲜有闻19、宜:(1)适合;——因地制宜(2)应该、应当。
——凡所宜有之书/不宜偏私20、圯:倒塌。
——山门圯于河21、临:(1)靠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居高面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22、竟:(1)终了,最后;——竟不可得(2)竟然——(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多用)23、寻:(1)不久;——寻病终(2)寻找。
——寻十余里无迹24、已:停止。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5、固:(1)坚固、牢固;(2)顽固;——汝心之固(3)本来。
——求之下流,固颠(4)必,一定。
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6、如:(1)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如果;(3)按照。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如…何:把什么怎么样。
27、见事:知晓事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上1、或:(1)有时;——或王命急宣(2)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3)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虽:(1)即使(明清的文章中有虽然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疾:(1)速度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疾病。
5、绝:(1)(声音)消失、停止;——哀转久绝(2)极,极端;——会当凌绝顶(3)独特的,少有的;——天下独绝(4)断绝;——往来不绝者(5)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四时:四季。
——山间之四时也7、念:考虑、想到。
——念无以为乐8、许:(1)大约、左右;——高可二黍许(2)答应、许诺、允许。
——杂然相许9、诚:(1)真正、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心、真诚。
——帝感其诚。
10、焉:(1)哪里、怎么;(一般在句首)——焉置土石(2)语气词,在句末。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代词“这”加语气词,在句末。
——无陇断焉。
11、命:(1)教导、训诲;——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命令——或王命急宣12、戒:(1)告诫;——戒之曰(2)谨慎。
——必敬必戒。
13、居:(1)居住;——居天下之广居(2)居室、房子。
——居天下之广居。
(3)过了、经过。
——居无何。
14、淫:(1)惑乱、迷惑;——富贵不能淫(2)放纵——淫慢则不能励精15、发:(1)兴起、被委用;——舜发于畎亩之中(2)流露、显露。
——发于声。
(3)开花。
——野芳发而幽香。
16、道:(1)道路;——独行其道(2)道理。
——虽有至道。
(3)(正确)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
17、移:(1)改变、动摇;——贫贱不能移18、士:(1)狱官;——管夷吾举于士(2)古代对读书人的统称;(3)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古代刺客就属于这一类。
——非士之怒也19、征:(1)征验、表现;--征于色,发于声(2)征途。
——孤蓬万里征。
20、亡:(1)灭亡;——国恒亡(2)逃跑、丢失;——亡羊补牢(3)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21、喻:了解、明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2、方:(1)正、刚刚;——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方圆——方七百里,高万仞23、阴:山北水南24、阳:山南水北25、且:(1)将近、将要;——年且九十(2)再说;——且焉置土石26、曾不:一般连用,译成:连…都…——曾不若孀妻弱子27、易:(1)改变、变换、更替;——寒暑易节(2)交换;——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容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4)轻视(这个意思高中会学到)28、苦:(1)使受苦;——必先苦其心志(2)愁、愁苦——何苦而不平29、劳:(1)劳累;——劳其筋骨(2)慰问、慰劳——上自劳军30、乃:(1)于是、就;——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才;——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竟然、居然。
——乃不知有汉。
31、谢:(1)道歉、谢罪、认错;——长跪而谢曰(2)推辞、拒绝;——(3)(花、叶等)脱落;——(4)感谢。
——32、既:在文言文中一般表示一件事或一个动作结束,一般可译为“已经、之后”。
八下1、交通: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并:一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间隔:隔绝。
——遂与外人间隔。
4、延: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语:(1)yù告诉。
——此中人语云(2)说话。
——如有所语。
6、扶:(1)扶持;——出郭相扶将(2)沿着、顺着。
——便扶向路7、志:(1)标记、标志。
(作动词时译成“做标记”。
)——寻向所志(2)记录、记载。
《——齐谐》者,志怪者也。
(3)志气。
——匹夫不可夺志。
8、诣:拜访。
——诣太守9、规:计划、规划、打算。
——欣然规往10、可:大约。
一般表估计。
——潭中鱼可百许头11、若:(1)你;——(2)像。
——若听茶声然。
12、罔不:无不,全都。
——罔不因势象形13、贻:赠送。
——尝贻余核舟一14、奇:有余、多一点儿。
——八分有奇。
15、比: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16、类:像。
——佛印绝类弥勒。
17、属:(1)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相似、类似。
——神情与苏黄不属。
(3)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18、夷:(1)平;(2)古代称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9、盈:满。
20、修:(1)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培养。
——讲信修睦。
21、循:追溯。
——请循其本。
22、旨:美味。
——弗食,不知其旨也。
23、是故:因此24、归:(1)回家;——壮士十年归(2)女子出嫁。
——男有分,女有归。
25、策:马鞭。
作动词时译作:用马鞭赶。
——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九上1、谪:贬官——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明年:第二年——越明年3、制:规模——增其旧制4、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予观夫巴陵胜状5、大观:壮丽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6、备:(1)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2)准备——犹得备晨炊7、得无:固定短语。
表推测,“恐怕”——得无异乎8、迁客:被贬官的人。
迁:贬谪、降职。
9、骚人:泛指文人。
10、国:(1)国都;——去国怀乡。
(2)国家——敌国外患11、景:日光。
——春和景明。
12、进/退:一般指升官或贬官。
13、微: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14、薄:迫近。
——薄暮冥冥。
15、寓:寄寓、寄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陈:陈列、摆弄。
——杂然而前陈者。
17、莫:(1)没有、不(要);-莫道相公痴(2)没有谁(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九下1、如使:假如、假使3、逆:违背。
——而君逆寡人者4、布衣:平民5、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休祲降于天6、谕:(1)明白、懂得;——寡人谕矣。
(2)告诉、吩咐(3)帝王下的文书7、挠:胆怯8、徒:只,仅仅。
9、每:(1)常常、经常;——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每次——每至晴初霜旦/每与臣论此事10、加冠:古代成年礼。
表示已成年了。
11、质:询问。
——援疑质理。
12、辞:(1)言辞;——未尝稍降辞色(2)推辞、推托;——蒙辞以军中多务(3)告辞13、俟:等待14、逆旅:旅馆15、遗:读wèi给予、赠送16、谒:拜见17、间:(1)参与——又何间焉。
(2)间或,偶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8、肉食者:指当权的人19、卑鄙:卑:地位低下;鄙:目光短浅(见识浅陋)20、牺牲:古代祭祀用品21、狱:案件22、驰:(1)骑马。
——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
——公将驰之23、败绩:大败。
绩是指大败。
24、再:第二次25、孰与:与…比怎么样26、孰:(1)谁;——吾与徐公孰美(2)仔细。
——孰视之。
27、私:偏爱——臣之妻私臣/不宜偏私28、刺:指责——面刺寡人之过者29、期年:满一年30、秋: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