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数额,致使职业中学的生源文化素质每况愈下,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学科知识较为匮乏,欠缺系统性。

文章就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数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8-0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数额,致使职业中学的生源文化素质每况愈下,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学科知识较为匮乏,欠缺系统性。

文章就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升入普高无望,有的甚至连中考都未参加过,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他们学科知识较为匮乏,欠缺系统性。

可见他们中多数人的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等处于偏低状态。

2.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态度
现阶段的中职生往往是由于初中各门功课(当然也包括数学)基
础薄弱,他们对数学学习往往缺乏自信心,因成绩较差而自卑、厌学,甚至于出现放弃的现象。

从教育的角度上讲,不怕学生学不会,就怕学生不会学,更怕学生不去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在十六岁左右,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不感兴趣的东西决不会下功夫去学。

对于数学的学习,一部分数学基础尚可以的,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积极与老师配合,踏实学习,进步较大;另一部分对数学不感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上课不听讲,下课抄作业,成绩偏差。

二、中职数学教学任务的认识
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对中职校的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以下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提出中职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方针。

数学是中职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无论对将来的就业还是升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职业学校的对口单招和新高考制度放宽了对考生年龄的限制,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这就要求中职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讲授目前所要用到“必需”的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既针对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多数学生,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对口单招升学,同时也要顾及将来打算参加高考或其它各类考试的学生。

三、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职数学教学任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
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绝大部分的中职生从智力方面来说,并不比普高生差。

他们在初中往往是由于主观上的懒惰,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较差,于是开始自暴自弃,更加懒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职生进入职校,他们建立职业理想,学技术、练技能,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渴望。

此时,是我们对他们进行克服惰性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的极佳时机。

习惯,是由于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那些必要的、合理的操作方式就会自动地完成,即所谓的“习惯成自然”。

2.改进教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

(1)改进课堂教学
数学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改进课堂教学,就是要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在数学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建立科学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

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2)重视习题教学和练习
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提高
能力。

一方面,习题教学是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思维方式,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分析思路,教会学生怎样建立数学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数学情景,怎样分析数学过程。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规范练习,力求做到两条:①规范使用数学规律去解题;②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3)倡导自主学习
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身处情景之中,在各种疑惑的引导下主动探讨、学习、处理各种信息,大胆提出设想和看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纯自主学习。

3.针对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面对职中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持着课堂进行“满堂灌”的现象,要针对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我们针对每一个单元或章节乃至每一节课,进行备课组集体讨论,以“精”为根本设立主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

考虑到职中学生数学底子薄的现实,我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哪些可以作为非重点的知识内容不讲或少讲?哪些知识内容对学
生来说难于接受,也可不讲或留待以后在循环之中再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考虑知识内容有
重复出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多见、多做中实现知识的基本建构。

特别是对于知识结构比较单薄、学习主动性比较欠缺的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此,我们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时,着力体现承前起后,由此来提高知识内容出现的频率。

4.开展补缺补差
为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可以在课余的时间里,依次安排一些内容的补习,及时解决各人学习中的难点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扫除障碍,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2]郑水根,“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模式的探微,数学教师,200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