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化肥污染及其

第二节 化肥污染及其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 • • • 1、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 2、合理配合施肥 3、利用3S技术精确施肥 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
• • • • 1、化学途径 缓效氮肥 氮肥增效剂 硝化抑制剂
• 2、物理途径 • 改良肥料剂型
• 化肥对大气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与 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 化物气体进入大气使大气质量变坏。特别 是氧化二氮气体在对流层内稳定,可上升 至同温层,在光化学作用下,与臭氧发生 双重反应: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该反应消耗臭氧,破坏臭 氧层。有人推测,到2000年时,臭氧将应 氮肥的施用而减少2%。
• 11月6日晚,广汉市新丰镇灵泉村3组 的林光全在家举办60岁生日晚宴,共有60 多人参加。晚宴于当晚6时30分开始,至晚 上7时20分结束。晚餐结束后,家住广汉市 三水镇、43岁的肖德菊及3岁的侄孙吴雨乐 回家后出现吐泻、头痛等症状,立即被家 人送到三水镇卫生院就医,后转至广汉市 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吴雨乐经抢救无效 于当晚8时20分死亡。当晚10时后,陆续有 13人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到医院就诊。
发酵、腐败和表面被太阳晒干的 太湖蓝藻
滇池蓝藻
松花江污染
滥施化肥加剧中部水体污染
(二)大气环境问题
化肥对大气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与反硝化过程中 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化物气体进入大气使大气质 量变坏。特别是氧化二氮气体在对流层内稳定,可上升至 同温层,在光化学作用下,与臭氧发生双重反应: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该反应消耗臭氧,破坏臭氧层。有人推测,到2000年 时,臭氧将应氮肥的施用而减少2%。
• 六是过量施磷肥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过磷酸钙含有大量的游离酸,连续大量施 用,会造成土壤酸化。钙镁磷肥含有 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会使土壤碱 性加重和理化性质恶化。
二、化肥污染的危害
(一)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不合理的使用氮素化肥已经成为水体污染 氮素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引发水体富营 养化问题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氨肥对植物的影响
• 主要体现在过量或不适当的施用氮肥对植 物的消极影响,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和亚硝 酸盐大量积累,市农产品品质下降。人和 牲畜过量食用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 的植物后,则可能引发中毒等危害。
硝酸盐淋失与水体污染
• 淋失是一种自然过程,它引起土壤中中营养 元素的大量损失。 • ??
对大气的污染
• 四是过量施磷会使作物得磷缺钼。适量施 用钼失去营养平衡, 影响作物对钼的吸收,表现出“缺钼症”。 • 五是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磷肥主 要来源于磷矿石,磷矿石中含有许多杂质, 其中包括镉、铅、氟等有害元素。而且施 用磷肥会引起土壤中镉的增加,且这种镉 有效性高,易被作物吸收,给人畜造成危 害。
(三)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1)氮肥肥对环境的污染 1、人们认为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 板结,物理、化学性质变劣,进而影响农 作物产量及品质。 土壤酸化危害 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交换态铝、锰离子 数量增加,这不仅会造成磷等植物营养离 子有效性降低,使养分离子供应失去平衡 还可能对作物产生生理危害,进而影响农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从化肥污染问题,很容量让我们想到农业, 尤其粮食安全生产的潜在危机。 • 潜在危机的七大主要因素有:资源刚性约 束日益增强、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耕 地质量呈现下降之势、农田水利设施相当 薄弱、气候变暖引致灾害频发、粮农结构 与整体素质下降和粮食比较效益严重偏低。
三、化肥污染的防治
• (一)加强肥料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
另外,进入大气的NOx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形成光化学烟 雾。
NOx在大气中遇水反应生成硝酸,也是形成酸雨的一个 重要因素。
(三)蔬菜硝酸盐累积及其危害
• 过量施用化学氮肥常常导致蔬菜和牧草中 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而饮食摄 入过量的硝酸盐对人体、牲畜是有害的。
亚硝酸盐超标408倍 “生日宴”夺 走一幼童生命
引起酸化的因素
施用化肥是否引起土壤酸化及酸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肥 料的品种、数量、降水、或灌溉水量等因素。此外施用化 肥引起土壤酸化的程度还与土壤本身的缓冲能力有关。 肥料中的阳离子作为有效成分被植物吸收以后,其阴离子 硫酸根和氯根被留在了土壤中而导致土壤酸化。 目前,施用的氮肥以土壤中能够很快转化为铵态氮的酰胺 类肥料和氨态氮肥料为主;施用后土壤中铵离子浓度高, 而容易将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盐基离子置换下来,此时如果 遇有过量的降水或灌溉就会将这些被置换下来的盐基离子 的淋失而导致土壤酸化。
剩菜回锅炒更不宜健康
•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剩下的饭菜一次次地加热,以 为这样就可以防止饭菜腐败。其实从医学角度分析,这种 观点并不全正确。因为有些食物的毒素仅凭加热是不能消 除的。 •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即可 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但是对于食物中细菌释放 的化学性毒素来说,加热就无能为力了。加热不仅不能把 毒素破坏掉,有时反而会使其浓度增大。另外,在各种绿 叶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硝酸盐是无毒的,但蔬 菜在采摘、运输、存放、烹饪过程中,硝酸盐会被细菌还 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尤其是过夜的剩菜,经过一夜的盐 渍,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更高。
• 3、生物途径
• 1)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对植物进行改造,培育出抗性强,耐水 分,养分迫胁的优良品种 • 2)通过某些植物的特点对农作物进行基因改良,培育高产,固氮植 物,以减少氮肥的使用
• 其他途径
• 利用物理和生物的途径,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 合理的布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等等。
铵离子
• 性质:是氨气和酸或水作用,和后者中H+ 结合而形成的NH4+复杂离子。由于它在许 多化学行为方面和碱金属离子有些相像, 但和碱金属不同,不存在游离的铵,只有 和负离子组合才有意义,如氢氧化铵,碳 酸氢铵等。氨也和一些盐中的金属离子组 成复杂离子,例如Ag(NH3)+2,Cu(NH3)2+4 等则称为银氨配离子或铜氨配离子。
2、氟污染 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氟量 增高,对于某些土壤含氟较高的地区,施 用磷肥造成土壤氟污染危险性更大
• 3、放射性污染 • 磷矿石中常有铀、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与 磷相伴而生。
过量施磷肥危害大
• 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便误认 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实过量施用磷肥不仅无 益,而且害处很多。 • 一是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 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 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 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 粒小,产量低。 •
磷肥对环境的污染
• 1、重金属污染 • 从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可以看出,镉 是污染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个元素,造成 这种危害的原因之一是肥料。很多研究显 示,磷肥中含有多种痕量元素,其中一些 为有害元素。镉是情况较为严重的一种元 素。

表1. 沉积岩磷矿石中磷和镉的含量 国家(地区) 磷含量(%) 镉含量 (mgCd/kg rock) 镉含量(mg Cd/kg P) 摩洛哥 15.9 35 220 多哥 15.7 55 350 约旦 14.6 5 34 美国(德克萨斯) 14.4 40 278 美国(佛罗里达) 14.4 8 56 以色列 14.2 20 140 叙利亚 13.9 6 43 突尼斯 13.2 50 380
2、废水 生产磷肥时的结晶液中的主要盐类氯化钠、 氯化氢、硅酸和硅氟化钠等成分随废水排 出有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生产氮肥、合成氨在良好的管理运作情况 下产生的废水数量相对较小。
3、废渣 磷肥、钾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渣数量 较大。钾肥生产过程排放的废物主要通常 被置于特定的堆积区内,但如果放置不当, 既有可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还有可能 被水淋洗、冲蚀而进入地面或地下水体而 造成水体污染。
• 二是诱发土壤缺锌。过量施用磷酸钙后,会使土 壤里的锌与过量的磷作用,产生磷酸锌沉淀,作 物无法吸收,使作物出现明显缺锌症状;过量施 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会使土壤碱化,使锌 的有效性降低,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 • 三是过量施磷会使作物得磷失硅,特别是对喜硅 的禾本科作物的影响更大。如喜硅作物水稻,若 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较多的硅元素就会发生茎秆 纤细、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硅症状。
第二节 化肥污染及其防治
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一)化肥与化肥污染 1、化肥的概念 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 学工业制造、能够直接或 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一 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 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提 高土壤肥力的一类物质。
2、化肥的种类 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 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 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 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3、常用化肥 硫酸铵(硫铵)、碳酸氢铵(碳铵)、尿素、过 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重钙)、氯化钾、硫酸钾
5、化肥污染 所谓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是指在化肥 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和技 术上的原因,化肥利用率下降,进入到环 境中的部分增加,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条件的现象。
(二)化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 氮肥:化学氮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成 分复杂,既有矿质燃料的燃烧排放的废气, 也有各个流程排出的碳氧化物、氮氧化物 等主要有NH3、NO、NO2、N2O3等。 磷肥: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是 四氟化硅、SO2等。
• 1)提倡使用液态和复合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氮肥深施或施肥后控制水灌溉可以使肥料集中分布在某一深度土 层,以减少表层土壤或水田地表水层中氮的肥的浓度能有效的减少氮 肥的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减少N2O的排放 3)采取分次施肥等措施能促进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 因此也能减少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