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程渊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08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
摘要:现代农业中,最常用的化肥是无机肥料,这些肥料是由工厂生产出来。
就是化肥。
化肥一般包含一种或多种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比一般自然肥料的营养要高。
故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作用。
本文阐述了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与环境污染,以及化肥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防治化肥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化肥,环境,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有关调查表明化肥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
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2.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3.影响人类健康: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4.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普遍严重。
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