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1)

2016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1)

2016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
考查题型
•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宾语前置
①宾语放到主语位置 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鲜明地突出“香稻”与“碧梧”两个意 象,从而写出京城风物的美好
②宾语放在主谓之间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 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答:① “诗眼”分别是“咽”、“冷
②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 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 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 得阴冷。 ③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 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 景象(意境)。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 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五炼拟声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 耐五更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炼句
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一)倒装句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 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 侧重点。
1、主语后置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声律的需要
“枣花簌簌落衣巾”强调“枣花”落在“衣 巾”上的声响,渲染了气氛,令人如闻其声, 与缫车纺纱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 交响曲,充满了乡村情趣。
4、定语倒装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注意:联系全诗
四炼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 起强调作用。 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 么作用?(07天津)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①“拳” “退” ②拳,蜷缩;退,向 后移动③( 白鹭蜷缩栖息在沙滩上,使 沙滩都显得一片明亮;天空如此高远辽阔, 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飞, 而是向后退去. )用“拳”字形象地表 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安然恬静的神 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 雁在辽阔天空中飞行似乎后退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 结合的画面。
二炼形容词
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联系思想感情
例: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①热闹 ②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 么灿烂,那么热闹 ③用了通感手法 ④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突出“湿”“寒”二字,就凸现了 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 的痴情形象。
3、状语倒装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孤,孤独。一片孤独的城池处于万 仞高山之间。写尽环境之孤寂,人 心之孤苦。
三炼副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①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②前两句写 少妇不知发愁,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 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杨柳, 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 丈夫,不禁伤感。③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 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 处。
六炼数量词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时是用虚 数,不可当真,但可使诗歌借助夸 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 词精炼有力,含意丰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疏影横斜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 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 托梅的姿态神韵。
(二)省略句 这是由诗歌的凝练所致。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 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 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 别之情。
一炼动词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 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 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 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