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 (2)了解生平、际遇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辛弃疾:爱国主义、战斗精神; 杜 甫: 忧国忧民、四处飘零; 李 白: 狂放不羁、飘逸洒脱、浪漫主义; 王 维: 喜好丹青、修学释道、寄情山水; 陶潜: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隐逸生活、淡泊名利的精神;
(3)作者创作风格 渊明诗:淡远闲静 太白诗:激越豪放 居易诗:平易浅近 商隐诗:含蓄典雅 柳永词:委婉清新 清照词:婉约缠绵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语言,思想内容 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试题 湖南卷 湖北卷 江苏卷
山东卷 天津卷 浙江卷
选材 唐古体诗 宋诗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词
考点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语言,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语言,思想内容 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总结近三年诗歌鉴赏考点:
• 2015年湖南卷第一问:第二段诗句节选自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立足教材 读懂诗歌
• 古诗词鉴赏规律——先“懂”后 “答”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一、勾连作者 知人论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
鹊 桥 仙 陆陆 游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 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昌龄诗: 雄壮豪迈 少陵诗: 沉郁顿挫 王维诗: 恬淡优美 李煜词: 颓蘼伤感 东坡词: 雄浑豪放
稼轩词: 雄奇奔放
牛刀小试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课本知识,了解作者遭遇和写作背景是 解题的关键之一。 • 答: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 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 限凄凉。
• 1、选材方面
时代分布 以唐宋诗词为主,唐宋诗词在古代诗 歌试题中占据统治地位。
诗词体裁 体裁以诗、词为主,兼有古体诗和曲。 作家、作品 名家的非著名诗作和非名家的著名
诗作成为选材的热点。
2、考点方面,主要考查表达技巧、语言、 思想内容、形象几大方面。而“评价作 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点年 年涉及,复习的时候要非常重视。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 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 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 分)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 景物的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 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2015年全国卷1诗歌鉴赏题题型分析:
• 第8题考查的内容是鉴赏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属于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 第9题涉及到鉴赏诗歌的的思想情感。
3、命题趋向,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开 始回归教材,其实是“设题在课外,答 案在课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2015全国卷1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 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 鲁木齐。
2016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1`
诗歌鉴赏瓶颈突破
考情分析:
存在的问题:
1、读不懂诗 2、审不清题 3、答不对点
走进高考,了解试题构成和 考查内容
直击高考2015
试题
选材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Ⅱ
唐诗 唐诗
上海卷
宋词
重庆卷
清词
安徽卷 北京卷
唐诗 宋词
福建卷 广东卷 四川卷
宋诗 清诗 唐诗
考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语言,思想内容 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 词表达的情感。(4分)
•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 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意象:
• “杨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飞絮”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 “落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春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年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 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 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陆游
1、作者的生活背景。
南宋国力衰微,金兵入侵,中原沦陷。投降派主 持朝政,力主求和,不思北伐。
2、作者的际遇。
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却又壮志难酬, 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却又长期被闲置。
3、作者的作品风格。 激愤、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 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 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 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 不平.皇帝既然闲置我不用,镜湖风月原 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 呢?再说,我一个闲散之人,天地之大, 何处容不下我,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整理课本中熟知作者的相关知识
(1)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 两个题一个考表达技巧,一个考情感,基本还是 沿用了往年的套路。
• 但又有一个大的变化,即将另一首初中课本里出 现、考生们都比较熟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拿来作对比,考查其写景的角度的不同。
• 2015年浙江卷第八题:下片“浔阳月色”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 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