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科选修1第三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的背景及概况;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的表现;宗主督护制的含义及影响;赋税制度的缺陷;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方式
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 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运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极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本课导读
(一)阅读教材32页第1、2段,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拓拔部建国历程:(A)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汉化的表现有哪些?(A)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二)阅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和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宗主督护制: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
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
北魏统一北方后,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
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
这就是宗主督护制。
1、宗主督护制的消极影响有哪些?(A)
2、北魏存在哪些社会矛盾?(A)
3、依据学思之窗,回答北魏统治者贱其它民族反映了什么问题?(B)
(三)阅读冯太后的相关材料,结合教材第2、3段和学习延伸,回答问题。
冯太后:(442—490)北魏历史上著名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
由于她去世后为谥称曰:“文明太皇太后”,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后”。
冯太后是位典型的“铁碗女人”。
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她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空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
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换句话说,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这位了不
起的巾帼人物。
1、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影响?(A)
2、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A)
三、课堂学习
1、北魏为什么能统一黄河流域?(B)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条件有哪些?(A)
四、巩固训练:(A)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自我评价
1、已清知识点:
2、未清知识点:
3、困惑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