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分析工具与研究示例一、战略环境分析工具1、PEST分析模型PEST是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Political(政治)、Economic (经济)、Social(社会)与Technological(科技)。
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
P:政治法律环境要素政治会对企业监管、客户消费能力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活动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因素常常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
E:经济要素经济要素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式及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与竞争环境等。
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与贸易环境及发展趋势,以便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综合的考虑。
S:社会与文化要素一定时期整个社会发展的一般状况,主要包括社会道德风尚,文化传统,人口变动趋势,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
各国或各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尽相同。
T:科技要素科技要素是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包括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等。
科技要素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影响面大等特点,它不仅是全球化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2、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法,它根据企业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或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与弱项)与“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理论解释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分析。
SWOT分析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环境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与很多其他的战略分析模型一样,SWOT分析模型已由麦肯锡提出很久了,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以前的企业可能比较关注成本、质量,现在的企业可能更强调组织流程。
SWOT分析没有考虑到企业改变现状的主动性,企业是可以通过寻找新的资源来创造企业所需要的优势,从而达到过去无法达成的战略目标。
SWOT分析方法有隐含假定、利害区分的假定与静态分析的假定综上所述,SWOT分析所隐含的假定可以说既具有简化与分类信息的优势,也具有其不能综合把握信息的劣势,对运用SWOT者可以说存在潜在的威胁,然而近些年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我们认识SWOT分析模型的丰富机会。
3、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了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五力分析模型常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企业或所在行业的竞争环境。
它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五种主要的竞争来源,即供应商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于同一行业的公司之间的竞争。
提出一种可行的战略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与重要性,以及因行业与公司不同而变化的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主要通过其提高生产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消费者议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潜在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威胁(Threat substitute product)是指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The rivalry among competing sellers)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要使自身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1)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2)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3)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
因此,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占有更大的资源与市场。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上述假设条件。
二、研究示例1、SWOT分析中银银行示例中信银行属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信用卡企业在市场中处于第二集团军,发卡量已过千万,通过SWOT分析发现,优势:发卡量已过千万,规模经济已经形成。
同时非常注重客户服务,与众多合作伙伴联合发行联名信用卡,整合合作伙伴资源,形成范围经济。
劣势:规模仍无法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招商银行相比,没有低成本运作优势。
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多是标准化的,没有领先市场的产品存在,产品与服务定价也缺乏差异化,并且处于市场中高水平,没有价格优势。
机会:由于非常注重客户服务,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一大群稳定而忠诚的客户基础,有机会通过这些客户取得较高的收益。
同时不盲目发卡圈地,首先注重经济效益,其次是发展质量,最后才是发展规模。
重视客户行为研究与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分析,有机会采取差异化商业模式。
威胁:由于价格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很容易收到规模更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低价服务的挑战而流失大量客户。
另外客户基数也不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并且投入资金上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市场营销与与供应商议价能力上也不具备优势,客户也容易被这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抢走。
表1 营销策略的SWOT分析S公司的SWOT分析S公司较强的竞争与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具有对市场保持最敏捷反应速度的商品力,较强的资本力,还有能打持久战的综合管理能力。
具体表现在有操作规范流程管理的五大系统、网络化的门店布局、优秀的管理人才、还有精细化的营销管理、优雅的购物环境、以及营业员的优质服务与平价品牌的深入人心等方面。
1.优势(strength)分析(1)良好的可塑性。
(2)精细化管理能力。
(3)门店选址优势。
(4)物流配送系统比较完善。
(5)依托供应商管理平台的供应商管理能力。
2.劣势(weakness)分析(1)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与公司现有能力的矛盾。
(2)公司目标市场区域过于狭窄,限制规模发展。
(3)才储备不足。
(4)竞争手段单一化。
(5)员工学习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技能掌握跟不上公司发展需要。
3.机会(opportunity)(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新医改以及全民医保政策对国民基础医疗与健康保健的投入,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加强。
(2)更随着即将出台的GSP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处方药管理越来越规范,创造了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零售药店的管理门槛。
(3)重庆医药零售行业集中度低,市场营销方面发展不快。
4.威胁(threat)分析(1)来自市场领导者的威胁。
(2)来自国外药品零售企业的威胁。
(3)有限的市场容量与行业竞争加剧。
2、PEST分析——药品零售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法律环境及新医改政策对医药零售企业的影响1、政策、法律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各种管制开始松动,从此,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1) 2000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颁布,消费者药品需求开始向药店流转流并对整体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2) 2000年5月,国家取消在不同省份开办医药连锁企业的限制制度,并提出大力发展大型连锁机构。
(3)根据加入在WTO的承诺,我国将放开医药分销。
(4)药店定址取消距离限制与GSP认证反响极大。
(5)药品价格将持续走低。
2.新医改方案及其影响新医改方案由一个目标,四大体系、五项改革与八项支柱组成。
在新医改的实施过程中,从2009年到2011年,首要工作是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这是五项改革的基础;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五项改革的保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五项改革的措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这是五项改革的政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是五项改革的目标。
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政府的医改财政投入兼顾供方与需方,各占一半左右。
E:经济环境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快速增加,是促进我国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超乎预期。
中国药品销售规模排序2005 年全球排名第九,按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预测2009 年此排名将会升至第七,而实际情况是2009 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经排到第五名。
3、我国逐渐加大卫生总费的投入。
到2008年,医药卫生总费用1321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52%。
4、疾病谱与生活方式影响改变药品消费需求。
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慢性病导致了49.5%的全球基本负担,而中国已经达到60%。
WTO预测,到2015年,中国慢性病造成的医疗费用到达5000亿美元。
S:社会环境1.国民素质不断提升2.生活水平的提高3.农村市场的开发导致医药消费市场增长4.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5.消费习惯与文化T:技术环境1.发展药品物流管理技术的运用我国医药企业一直面临的难题是企业物流管理落后,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医药流通一直在探寻突破口。
国内一些医药企业开始尝试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因为现代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先进企业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功可提供这个平台,而取得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