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 ppt

高三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 ppt


阅读
1、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2、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 渍化的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 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小结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海洋水汽来 源少。气候 异常干旱
自然因素
荒 漠 化
地理位置 物质基础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平地沙质沉 积物覆盖深 厚
大风日数较 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1
考纲分析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干旱为 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了解荒漠化防 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
2
高考方向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重点问题,从近几年 的高考试题看,涉及的面比较广,既有水土流失的防治、土地 荒漠化的整治、大江大河的治理,也有森林和湿地开发过程中 的保护措施。因此在复习时,关键是学会利用资料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本章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 握好荒漠化的成因、防治及带来的危害,不仅要注意我国西北 地区的荒漠化,还要关注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也还要关注世界 其他地区的荒漠化;二是掌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保护 措施。今后命题将会集中在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 坏等有关的热点问题,考查时会以景观图(或示意图)和热点 材料的形式呈现试题,根据图示判断区域的生态特征,结合材 料分析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沙漠(荒漠)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土地荒漠化
※归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 区
主要危害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草原 牧区,干旱 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 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
红漠化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 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 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 1.范围
自然界线 行政范围 降水界线
<200mm 200-400mm
400-800mm >800mm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
3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图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一、荒漠化概念
发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荒 本质
土地退化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等 漠 形成原因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云、贵、桂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 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 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 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 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 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荒漠化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 用不当
1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
荒漠化
-
24
2
3
4
5
成因举例
❖ 读 “贵州地形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25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4分)
❖ 高原为主, ❖ 地势西高东低, ❖ 喀斯特地形广布

人为原因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表现形式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类型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 化、红漠化
土地沙漠化
“三北地区” (西北、华北北部、东北盐渍化化
西北干旱灌溉区、 华北半湿润区
-
6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 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 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 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 1.范围 ❖ 2.地形
东部:辽阔坦荡的高原 西部: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 1.范围 ❖ 2.地形 ❖ 3.主要景观——草原、荒漠为主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 4.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物质基础: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因素: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主要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地表崎岖)。
-
26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 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 面积最大的省区。 ( 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并说出与之相关联 的三种自然灾害。(8分)
自然原因:①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 ② 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 ③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3分)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过度樵采) ②不合理耕作方式(过度开垦) ③工矿建设等。(任选两项,2分)
关联性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任选三项27 ,
红漠化的自然原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集中多暴雨 ❀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易受水的冲刷 ❀土层浅薄 ❀红壤分布广泛 ❀河湖众多,气候湿润
-
28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陡坡开 荒等)使植被破坏严重
❀开采有色金属矿产,破坏地表植被 ❀城市的扩张和道路的建设——地表裸露 ❀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
-
29
-
32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1.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 人类活动不当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1.根本原因 ❖ 2.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
燃料需求多
人口激增
为了增加收入
樵采天然植物
无节制采挖药、菜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植物
严重破坏草场
加速荒漠化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草场载畜 量降低
超载放牧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