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经济管理学院2007年修订方案研究生处编经济管理学院二00七年一月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5;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属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也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能适应各类工商企业、经济管理、政府决策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部门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1.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是产业经济学中最直观地反映学科领域面貌特征、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应用性综合特色的研究方向。

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产业组织及其相关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制定等。

通过此方向的学习和研究,为制定和完善有关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 运输经济理论与运输政策分析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运输经济”作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运输有关的问题。

主要包括:运输经济基本理论、运输发展理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运输管制、运输补贴、运输与能源和土地利用、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运输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运输业投资及项目评估方法、运输经济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及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3. 产业经济的综合统计分析“产业经济综合统计分析”属产业经济学中的计量问题研究,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更严密、更科学。

主要研究适合产业经济分析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从宏观上对各产业进行计量研究对产业的结构、规模、效益及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量化指标。

同时,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学习,研究各产业和部门核算的理论及方法。

4. 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企业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从交易费用、产权和信息理论等视角研究企业存在和企业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等。

企业战略管理以微观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中心内容。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管理的经济学分析、战略管理模型研究、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战略分析与选择方法、战略评价与控制、国际战略管理、企业并购等。

5. 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背景,主要探讨产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制定或参与制定区域产业规划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布局、经济地理等。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并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和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运输经济、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等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2. 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3. 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及系统建模。

4.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正确撰写论文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

5.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各类工商企业、经济管理、政府决策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部门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本学科硕士生的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必修课、必修环节、选修课三类(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 论文选题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综合衡量硕士生培养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论文的内容应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选题应形成选题报告,报告应提供中英(俄、日)两种文本。

选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对国内外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

研究方案。

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工作基础。

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一般应于入学后第四学期初进行。

2. 中期考核硕士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末完成。

应对研究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所学课程(主要是学位课)的成绩、考核学习态度和专门知识的情况,考核研究生论文选题、参加学术活动和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者,按照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办法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

六、综合素质的培养1. 硕士生应参加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对有突出成绩者,如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省级以上知识竞赛、文艺比赛、体育比赛中获奖,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人文类论文,可替代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论文撰写、社会实践等工作;要求参加科研项目至少一项,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生在申请硕士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或者参加公开出版著作的撰稿工作。

4. 培养研究生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补充说明:主要研究方向01.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02. 运输经济理论与运输政策分析03. 产业经济的综合统计分析04. 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05. 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任课教师姓名性质学位课公共课916107320101916107320102外国语226060ⅠⅡ张友平廖军必修课906107320102 自然辩证法 2 60 Ⅰ张克让陈碧金9061073201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40 Ⅱ桑维军杨思信基础课606107620101 统计方法与技术 2 40 Ⅰ袁杰倪兰亭606107620102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60 Ⅰ曹永栋金梅专业基础课606107620106现代产业经济学 3 60 Ⅱ王久梗郭超利606107620107计量经济学 2 40 Ⅱ张冀民钱晓东专业课606107620112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政策 3 60 Ⅲ王久梗廉李章606107620113企业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 2 40 Ⅲ周梅妮杜立钊选修课606107620103财务决策与分析 2 40 Ⅰ吕萍文明任选课606107620104中国产业经济专题 1.5 30 Ⅰ骆进仁郭超利606107620105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 40 I 潘采伟曹永栋6 数理统计※ 1 20 I6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1 20 Ⅱ张金科李淑霞606107620108现代物流管理 2 40 Ⅱ王建林王久梗606107620109区域经济学 2 40 Ⅱ李新文杜立钊606107620110制度经济学 2 40 Ⅱ刘亚敏曹永栋606107620111发展经济学 2 40 Ⅱ骆进仁杜立钊6模糊数学※ 2 40 Ⅱ张忠辅党建武606107620114运输经济学 2 40 Ⅲ王久梗倪兰亭606107620115中级宏观经济学 2 40 Ⅲ曹永栋金梅6博弈论※ 2 40 Ⅲ刘林忠钱哓东606107620116企业兼并与重组 2 40 Ⅲ骆进仁吕萍606107620117货币银行学 2 40 Ⅲ侯伟王文利补充说明:1. 专科、同等学历、非经济、非管理专业学生补修本科段《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不计学分。

专业课结合研究方向选课; 2. 带※其它为其他学院所开课程;3. 可根据专业方向或导师建议, 选修其他专业相关课程,并计学分(按选修课计算);4. 学院定期组织产业经济学理论专题讲座,并计参加次数和学分。

其他讲座不计学分。

选修 课 606107620118 运输企业管理 2 40 Ⅲ 王久梗 倪兰亭 任 选 课6 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2 40 Ⅲ 李志刚 段焕蛾 606107620119 公共经济学2 40 Ⅲ 刘亚敏 曹永栋必修环节706107620102 产业经济学理论专题 1 20 Ⅲ 讲座 706107620101 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由学院及导师协商安排七、课程简介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代码:606107620102课程性质:基础课学时:60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整个市场经济理论系统的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把具体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应的模型以进行严密的分析。

本课程着重介绍当前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发展,包括最优化的逻辑结构,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古典的企业理论,博弈论,寡头垄断,信息经济学。

这些理论对于观察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必要基础。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代码:60610762011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40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大部分,在讲述西方经济学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劳动力与资产市场行为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当前宏观经济学中的争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懂得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课程代码:606107620106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40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以数学和统计学为方法,以电脑技术为工具,对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进行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经济计量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等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分支,现已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讲解用于计量经济分析的数据性质和来源、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假设检验、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模型的建立、虚拟变量、动态回归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