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1页.doc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1页.doc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在受控的条件下得以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睢宁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的工艺控制。

2.2当进水水质COD< 150mg/l、BOD K 60mg/l、SSc 150mg/l时,将导致工艺负荷过低,使工艺流程在低于正常负荷状态下运行,后续处理过程失去负荷基础,本规程规定的工艺过程控制不再适用,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仅需控制最终出水相应指标的处理质量达标。

1.职责
1.1生产部负责实施及现场的操作、记录。

1.2化验室负责化验分析各项项目、指标。

2.工作程序
4.1工艺规程基本要求
1.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进水、曝气池、出水、脱水前污泥、脱水后污泥化验分析项目、指标及结论由化验室记录在《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水质监测记录表》。

2.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仪表指示值由运行人员在本规程规定时间从现场仪表读取瞬时值并记录在相应工艺记录表格中。

3.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本规程所要求的其它项目由相应人员按要求记录在指定表格中。

4.2工艺调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工艺调整:
(1)工艺过程和结果中出现了不合格品时;
(2)关键工艺设备出现故障超过本规程允许限度,影响工艺有效性时;
(3)有特殊要求时;
(4)工艺过程出现明显异常时;
(5)停电时。

4.3工艺调整应填报《工艺调整单》,按要求调整并作好记录。

工艺设备的启停、工况调整、备用设备更换等操作由运行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4.4工艺规程工艺概述
A2/0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预处理系统是借助物理法作用原理,采用机械阻隔及重力沉降方式来去除污水中大块漂浮物和可沉固体物。

相应构筑物及处理设备有粗、细格栅及其设备、原水泵房及原水泵、曝气沉砂池及其设备。

生物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由曝气池及其设备、污泥回流设备、二沉池等组成。

A2/0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三个生物处理工程所组成。

利用生化池中培养并栖息在活性污泥中的异养型微生物、自养型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水中碳源有机物及氨氮联合去除的目的,以满足达标排放。

这一部分常置于初级处理之后,通称为二级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

污泥处理系统是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而采取的工艺措施。

按减量化—无害化—稳定性—资源化的工艺思路,工艺采用了污泥浓缩、脱水、外运填埋(回用) 及相关的机械和设备。

一、粗格栅作用及组成
1.粗格栅作用:拦截污水中大的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续单元的设备和工艺渠(管)道。

2.系统组成:粗格栅内设机械清渣格栅机一台。

栅前后设有超声波液位计。

格栅井深8m,栅条净间隙b=30mm栅条倾角75°。

二、工艺控制
1. 系统运行
格栅机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方式为时间和水位控制。

正常运行时一用一备,通常采用自动控制。

当水量及渣物量增大及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格栅机为手动控制运行方式。

2. 整体工艺控制
(1)格栅井流道通畅,无渣物堵塞。

(2)手动控制时,增加清渣次数,若2小时后格栅机无法正常除渣,应立即安排人工辅助捞渣。

(3)栅前栅后水位差和栅后水位从超声波液位计读取,水位差通常小于0.5m,若液位差大于0.5m应立即检查格栅机是否堵塞或其它故障,并及时排堵,更换为格栅运行方式为手动或在自动时减少停机时间。

若水位差持续过大,需降低栅前截流闸门开度。

(4)每日清理一次格栅栅渣,保持格栅井环境卫生。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格栅机除渣情况、格栅运行方式、格栅水位差和栅后水位。

一、提升泵房作用及组成1.污水提升泵的作用:一次性提升污水至细格栅,使后续处理单元
实现重力自流。

2. 系统组成
提升泵房设有3台离心式污水泵,2用1备,每天平均处理水量为200000 mt泵集水井设有液位和浮球开关。

液位为直读式,浮球用于低水位停机。

每台泵的出水管设扬程测量装置。

二、工艺控制
1. 系统运行
污水泵采用手动控制(运行方式)和自动(连续)控制(运行)。

通常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通过液位和流量控制泵台数。

当水量有特殊要求或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泵手动运行(非连续)方式。

2. 整体工艺控制
当流量不足时可以启动备用泵,单泵流量降低明显时可以停泵反冲或切换泵。

泵前液位低于1.5m时,应提高截流闸门至液位1.5 —5.0m;泵前液位高于5.0 m寸,应降低截流闸门至液位1.5 —5.0m。

或泵前液位低于60%寸进水量不足,应提高截流闸门至液位75%—95%;泵前液位高于95%时水量过大,降低截流闸门将液位调至75%—90%。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泵前液位、运行泵的电流,扬程,泄露、温度和声音震动等状态。

一、细格栅系统作用和组成
1.细格栅作用:进一步拦截粗格栅未能去除的较小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续单元的设备和工艺渠道。

2. 系统组成
细格栅间共设2条水道,各设回转式自动清渣细格栅机一台, 细格栅机栅条净间隙b=3mm 2用1备。

细格间配有一套螺旋输渣机和压渣机,输送细格栅拦截的渣物和栅渣(污物)脱水。

二、工艺控制
1. 系统运行
栅机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方式为时间加水位控制。

通常采用自动控制。

当水量及渣物量增大及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格栅机为手动控制运行方式。

2.整体工艺控制
(1 )保持流道通畅,无渣物堵塞。

(2)栅前栅后水位差和栅后水位从超声波液位计读取,水位差通常小于0.3m,若
液位差大于0.3m 应立即检查格栅机是否堵塞或其它故障,并及时排堵,更换为格栅运行方式为手动或在自动时减少停机时间。

若水位差持续过大,可以启用备用格栅。

(3)手动控制时,可采取连续运行,但注意安全操作中设备启动顺序。

(4)细格栅故障时可启用备用,无备用时可超越。

严禁有2台以上(含2台)细格栅同时被超越。

(5)大修后的投运,应检查细格栅流道内有无异物。

(6)每日清理一次格栅栅渣,保持格栅环境卫生。

(7)对分离出的栅渣及时清除。

(8 )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细格栅运行情况、除渣情况,并记录。

旋流沉砂池工艺规程
一、旋流沉砂池系统作用和组成
1.旋流沉砂池功能:采用曝气旋流沉砂工艺,沉积于池底的砂采用定时用真空泵抽至螺旋分砂机进行砂水分离,表面油脂被刮到可清空池中处理。

2. 系统组成
旋流沉砂池共2座,同时使用。

每座沉砂池设桥式刮渣抽砂系统各一套和螺旋分砂机共用一套,空气由鼓风机房罗茨鼓风机供给。

长L=22m 宽w=4.8m深H=3.65m,容积V=385.44n i
连续曝气,抽砂间隔时间30min 抽砂间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二、工艺控制
1. 系统运行
旋流沉砂池系统可以手动和自动运行,通常采用自动运行,设备检修或自控系统故障或砂量异常时采用手动。

桥式刮渣自动时,螺旋分砂机自动运行。

2.整体工艺控制(1)沉砂池无法正常自动时需要手动方式运行,每半小时开启一次。

(2)停沉除砂系统24小时以上,需放空沉砂池。

(3)大修后的投运,应检查池内有无异物。

(4)及时清理分离出的砂。

3.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抽砂情况和螺旋分砂机除砂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