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学院学生社团工作调查问卷
数据分析报告
调查时间:游仙校区2016年3月22日
高新校区2016年3月23日
调查地点:师学院高新校区和游仙校区
调查负责人:校学生会社团部部长蕾、思静
校学生会社团部副部长琴、邱小刚、芮、锐
调查对象:各二级学院社团部代表、各社团的负责人及成员代表
调查法:游仙校区采用纸质档填写的式,高新校区采用网上填报的式进行问卷收集
调查分工:前期调研由游仙校区校社团部干事负责,调查问卷由校学生会社团部负责人设计,全体成员讨论确定。
文字整理:游仙校区校学生会社团部副部长锐
数据分析及报告:游仙校区校学生会社团部副部长锐
一、前言
我校学生社团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学校团委印发的《师学院团委二〇一六年工作计划及月度工作要点》中,明确将“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年度工作重点。
我部门为更好地完成学校团委交付的工作与任务,更高效地落实
学生社团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融入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
因此,本次社团问题收集以调查问卷为基本形式,广泛收集参与社团和社团管理工作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数据和社团问题进行集中反映。
二、问卷信息及调查情况
问卷共设置18个题目,其中选择题12个、简答题3个、打分题2个、排序题1个。
问题容包括信息统计类4个、社团管理及发展类4个、团队建设类3个、建议意见类3个、综合评分类2个、社团部管理类1个、开课活动类1个。
本次调查总人数为550人,高新校区452人,游仙校区98人,占参与社团总人次(含一人加入多个社团的情况,所以以人次记)的7.98%,平均每个社团调查人数为6.79人。
550名受访人群中,绝大部分是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工作的社团成员,导致本次调查问卷的部分数据(例如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程度、对社团工作、活动的了解程度)都比真实整体水平高。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题目2反映:个别类型社团受欢迎程度(感兴趣程度)差
距大。
两校区社团类型感兴趣程度排名一致,从高到低排列为:兴趣爱好类、社会实践类、文艺表演类、体育健身类、理论学习类。
兴趣爱好类和社会实践类两者受欢迎程度相近,文艺表演类和体育健身类相近,理论学习类受欢迎程度最低。
两校区受访者选择理论学习类的选择次数百分比为:高新4.27%、游仙3.15%,体育健身类的选择次数百分比为:高新12.04%、游仙13.06%。
根据最近的社团建设项目——建议每个学院建立1-2个理论性社团,开展难度大,受欢迎程度低。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和我校理论性社团的数量少和影响小的现状有关。
再结合体育健身类社团受欢迎程度不高的现象,反映出我校这两类社团存在学生的参与性不高,活动的趣味性不强。
2.题目3、4反映:在成员培养工作面还需加大力度。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社团成员大部分算是在社团里表
现积极的同学,从以上数据显示,超50%的成员表示“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更有近20%的高新校区受访者和近10%的游仙校区受访者表示“没有多少收获”。
如果将此次问卷的调查对象针对“在社团里表现不积极的”成员,则第三项“没有多少收获”的数据将会占更大比重。
数据说明,“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落实。
在社团成员培养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培养社团负责人的工作应作为二级学院社团部乃至校社团部的常规工作项。
要想建设一个好的团队,首先得从“领头羊”抓起。
3.题目5反映:社团开课应更加注重趣味性和成员的可参与性。
社团开课属于社团常规工作,不仅能够传播知识,弥补单一课堂传授知识的局限性,还能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培
养新技能的能力。
受众是学生就如同教学,要以收益为测评社团开课质量的依据。
但超1/5的社团成员认为:社团开课容无趣,兴趣减弱,真实整体水平将会更高。
再结合平时社团成员不一致的上课时间和社团的经费情况等因素,应该调整社团的开课频率,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课程的容和创新上,整体提升社团的课程质量。
4.题目6、7反映:社团应多注重相互间和自主性的交流。
社团活动质量提不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不高,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增加社团成员的归属感。
根据我部门成员的调研结果表明,社团的部交流活动大都以聚餐野炊、素质拓展为主,聚餐大都是成员自费,素质拓展由社团会费支出,但使用金额较少质量不高。
可能社团成员考虑班级、团学组织的交流活动更加重要于社团,造成社团交流活动参加人数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题目8反映:社团文化巩固和具象化发展可以提升社团成员的凝聚力。
从此题目的社员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社员对于社团文化涵了解得不够到位。
社团文化没有具体的表现,社员的意识形态散漫,没有凝聚力,导致社员在社团无归属感,进一步致使社团工作活动开展难以开展。
据了解,我校社团文化的具象化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少部分社团有自己社团的Logo、口号,再加上使用频率少,涵理解就更少了。
社团负
责人更加注重时效性的工作,没有深入考虑无真实表现但取决定性因素的社团文化。
社团文化巩固和具象化发展可以通过设计社团Logo、口号、标语等手段或形式,清晰地呈现在社员面前,使之标识化地为社员们所感知和把握,进而产生思想认识和精神情感的共鸣和升华,并产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6.题目9反映:社团活动应注意实践和创新,管理需规化。
题目9各答案选项已经直接反映社团问题。
7.题目10、11反映:社团部应加强与各社团之间的沟通,应实行公务公开的工作式。
会费管理一直是社团部争议比较大的工作项目,以往一直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社团负责人抱怨社团部管理会费太格,但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社团的会费管理超一半的受访者持赞成。
另外,选择“不太了解”选项的也占了很大比例,社团部应在会费使用情况公示工作上下功夫。
题目11数据显示,游仙校区社团部在日常督查和管理工作总应注意加强沟通、改变式。
另外,在工作面应该讲公务进行公开透明,让更多的社员了解社团工作。
8.题目12反映:社团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需要提升。
在所有受访者排名数据当中,两校区情况一致,“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占最大头,“指导老师的指导”认为是最不重要的一项。
“指导老师指导社团”是社团新的一项工作,接下来需要落实指导老师的各项工作和提升指导老师在社团的影响力。
调出社团负责人的数据,游仙校区社团负责人选择“指导老师”这一项的人数为0,选择“学校”和“社员”这两个群体的百分比之和:高新45.83%、游仙74.91%。
说明社团负责人在自我责任认知面缺乏自省,也表明社团负责人长时间在社团发展压力下的无奈,与二级学院社团部、校社团部帮扶力度不足这一缺点。
对比游仙和高新校区社团负责人的数据,结合高新校区社团人数多、不缺乏会费,表明游仙校区因会费管理相对格,导致社团负责人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支持来帮助社团发展。
9.题目13反映:社团各项活动和部交流需要创新。
此项数据显示,社团成员更加迫切需求活动的质量提升和团队建设的深入。
从我校的各项社团中小型活动中看,社团的大部分活动都是沿用以往的活动形式开展,缺乏活动的创新性,社团的部交流也需要拓宽形式。
10.题目16、17反映:校社团部应适当改变工作式,多与社团进行接触沟通。
从两项数据的总体情况来看,对校社团部的评分低于对社团的评分,说明校社团部还应该加大在社团的宣传和影响力。
在日常的社团工作活动中应更多地去和社团进行接触,并在管理工作中多以建议的式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