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世界历史下册3——6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世界历史下册3——6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世界历史下册3——6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40分)1. 20世纪有两个新兴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个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两次公然挑战现存世界秩序;另一个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

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A.美国、苏联B.德国、苏联C.法国、日本D.苏联、中国2.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革命B.农民起义C.社会主义革命D.反帝爱国运动3. 美国是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赢家,主要表现在()①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①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①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①在美国操纵下签订的《九国公约》为其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方便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的特点是()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多党制代替一党制5.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该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1952年4月B.1955年4月C. 1960年7月D.1959年8月6.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7. 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下列关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分析,错误的是()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国家走上殖民侵略的道路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D.经济大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8. 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三国协约C.雅尔塔体系D.三国同盟9.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A.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法西斯专政C.兴建公共工程D.实行计划经济10.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A.三国同盟B.轴心国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当时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B.发挥劳动力优势,依赖国际援助C.加入“欧洲共同体”,走向联合自强道路D.进行社会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2.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13.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法律,其中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

这些“保险法出自()A.《农业调整法》B.《国家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D.《全国老工关系法》14. 美国大资本家亨利。

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但他却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他对这些生意极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这一现象发生在()A.亚历山大改革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两个五年计划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15. 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

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政策16.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7. 某校九年级举行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图片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中途岛海战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B.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重要转折点C.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全面爆发D.德国宣布投降二战宣告结束18. 面对经济困难导致的政治危机,列宁选择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罗斯福选择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说明()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有计划经济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的特有产物①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①两种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9.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A.美苏冷战开始B.两极格局形成C.美苏争霸开始D.第三世界崛起20.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A.资本主义国家B.发展中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亚非拉国家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上发表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成胁。

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

”材料二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状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帮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1)上述三段材料说明美国在战后初期推行什么政策? 该政策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6分)(2)材料一中极权主义是指什么?材料二中提到的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计划被称作什么?(6分)(3)材料三的规定出自什么公约?根据该公约成立的组织是什么?苏联针对此组织又成立了什么组织?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8分)22.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胜的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在新秩序的基础上展开新的争夺,地点从硝烟弥慢的战场转移到了唇枪舌剑的谈判桌旁。

【“火山口”上的分赃】材料一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01响礼炮在贡比涅森林上空鸣响后,号称“三巨头”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就迫不及待地相会巴黎,开始了一场肮脏的交易……(1)图一签订条约的双方是谁?何时签订?(4分)(2)图二反映的情况在《凡尔赛条约》中是怎样规定的?(3分)(3)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是怎样安排的?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是怎样的?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6分)【“道义”之下的宰割】材料二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切实确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4)材料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________会议上签订的。

(2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

(3分)【摇摇欲坠的秩序】材料三历史歌谣因简明易记、朗朗上口深得大家喜爱。

某中学编写了如下历史歌谣:“对德和约内容多,《九国公约》害中国。

凡华体系虽确立,维持不久终惹祸。

”(6)歌谣中“凡华体系虽确立,维持不久终惹祸”,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农民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农民可以自由处理。

在工业方面,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企业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利用市场,实行商品生产,允许自由买卖。

到1929年苏联又一次作出抉择,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向工业化和集体化迈进,建立了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法案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立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对这里“阳光灿烂”最准确的解释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征。

(6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在调整工业方面的相同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主要指的是什么?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主要指的是什么?(6分)(4)20世纪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BCACB DDAAA ACCBB ABAAA21.答案:(1)冷战政策(2分)。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

(2)共产主义(2分);“马歇尔计划”。

(2分)(3)《北大西洋公约》;(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分)华沙条约组织;(1分)美苏双方相互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2分)22.(1)协约国、德国。

1919年6月。

(2)德国不允许拥有空军。

(3)安排: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内容: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五四爱国运动。

(4)华盛顿。

(5)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宣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它虽然有利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短暂的繁荣,但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同时也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23.(1)农民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