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图片、课文录音、头饰等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课文。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节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2、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

(出示:夏天真热)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个别读、齐读。

3、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说(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齐读。

4、我们瞧,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看图说话5、哪些小朋友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学生边表演,老师一边说: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

请生再试,其他学生朗读句子。

(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6、看,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出示:这是一群()的小蚂蚁)7、说的真好,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大家就用赞许、敬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

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1、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出示图片)看图说话(出示:这是几只()的蝈蝈)指名说2、(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

它们会说些什么呢?3、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请大家看下面一句话。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请一凳子的两个小朋友,一个读句子,一个表演,好吗?生练习读、表演。

指名同桌读。

4、这几只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谁也能用“自由自在”来说一句话?谁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么?5、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我们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

(出示这一节)指名读6、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别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呀?(出示练习题)练习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

四、学习第三节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听后你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谁来读?一起读2、看图,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哪里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

(出示图片)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3、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

(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出示图片)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指名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

6、现在请女生当蚂蚁,来读一读蚂蚁的句子,男生当蝈蝈,来读一读蝈蝈的句子,谁来演一演?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发挥想象1、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

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3、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吗?句式训练:我想对蚂蚁说___。

我想对蝈蝈说_____.4、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出示句子)齐读5、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领读,齐读。

6、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7、那最后老师请大家女生读蝈蝈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请一部分学生来演,好吗?或者看着动画片,进行表演。

(机动)《蚂蚁和蝈蝈》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41《蚂蚁和蝈蝈》的教学案例与评析执教:江西省上饶市第六小学汪海燕评析:江西省上饶市第六小学吕冬英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2、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文字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

请大家齐读课题。

1、(出示生词卡片)蚂蚁、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乘凉、又冷又饿、唱歌、睡觉、傻瓜、神气2、认读生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书写“粮”。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二、创设情境,熟悉课文内容1、(观看flash动画)完成练习这个故事主要讲( )和( )。

夏天,蚂蚁( ),蝈蝈( )。

到了冬到,蚂蚁( ),蝈蝈( )。

2、指名学生完成练习(评析:动画片是儿童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

教师采用通过看fl ash动画完成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

有利于引导学生入境,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个性化阅读,学生与文本对话过渡: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呢?1、仔细地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2、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动手划词语或句子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起思考。

(评析:苏醒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改变了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

清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索。

)四、“成果”交流,师生对话情感互动师:一篇课文,不同的人去阅读,体会是不同的,你们读了课文后,能交流你们的阅读感受吗?生:蚂蚁很勤劳,大热天他们还在背粮食,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休息。

而我呢,爸爸让我帮他提东西,我却嘟起嘴巴不愿意。

师:你能把书本和你的经历结合起来,真会联想。

生:蝈蝈游手好闲,只知道享受,还笑蚂蚁是傻瓜,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傻瓜呢!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寒号鸟》,我想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师:读得多好,读得多棒。

现在你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将来,你们一定大有收获(出示课件—用“自由自在”练说话) 生:我喜欢“自由自在”这个词语,它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我还会用它说话,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地飞翔。

生:(补充)《放小鸟)那篇课文,开始,小鸟被关在笼子里失去自由,不吃不喝,后来,它回到树林,和妈妈在一起,是多么地自由自在。

师:你能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自由自在”这个词语的意思,学得真扎实。

我们渴望和平,我们渴望自由,因为这是我们的权利。

当然,我介环能干违法的事。

生:这篇课文我喜欢的一句话是:“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蚂蚁搬粮食的不同动作。

师: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蚂蚁搬粮食还会有哪些动作?生:他们有的抬,有的抱。

生:他们有的提,有的顶。

生:他们有的拽,有的推。

师:蚂蚁虽小,真够了不起的,他们多么伟大,多么团结呀!师:请看画面,联系实际用上“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在游乐场玩时……下课后……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要知道一切事物的发明创造离不开大胆想象。

生:我想读读这篇课文。

师: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生读全文)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幸福的生活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老师常告诉我们一份耕耘,—份收获!”师:说得真好。

生:我给大家唱一首有关幸福生活的歌曲。

(大家鼓掌,歌声是真情的流露,是心灵的对白)师:你们还知道蚂蚁和蝈蝈其它的特点吗?生:我从课外书上看到,蚂蚁是认路高手,它的记忆力特好,任凭走多远,都能认识回家的路。

师:你懂得真多,都成“小博士”了!生:我想对蚂蚁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我想对蝈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师:说得多好,出口能成章。

生:这篇课文我都会背了。

(生背全文)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你都能熟读成诵。

生:我想和同学—起表演蚂蚁和蝈蝈。

师:精彩,真精彩,你们进行了创造性地表演,真棒!(评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阅读和联想结合起来,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指旨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体会、感悟解决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己,火光始现。

”教师又让学生悟中熟读成诵,并通过歌曲、表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得到锻炼,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五、真诚对话,激情总结“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六、拓展练习,余犹未尽(课件出示)1、发挥想象:第二年的夏天,蝈蝈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可以作画,可以写话,可以说话)2、展示有关蚂蚁和蝈蝈的资料或图片。

3、评价。

附板书设计:蚂蚁和蝈蝈| |V V勤劳懒惰幸福可怜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汪老师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然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说真话,道真情,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到张扬,“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交流中,教师创设—定的情境,拓展了课文内容,在情境中,学生记忆的仓库打开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激活了。

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表演。

一方面,将语文学习融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心理,使学生的阅读真正做到“入境”、“真情”。

例如:讲解“自由自在”一词时,教师没有照搬词典中的解释,而是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通过欣赏画面,引导学生去“意会”。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画面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自主地练习说话。

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积累拓展了词汇。

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荣获江西省新课程小学语文优秀案例与评析一等奖)《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玉溪一小彭丽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