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 结构构造, 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
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 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 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 肉红色等。
因此, 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
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 具中、粗粒结构, 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 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 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 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 显晶质矿物, 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 根据岩石的结构, 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 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 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 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 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 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 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 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
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 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 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 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
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 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 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对于隐晶质, 玻璃质结构的岩石,由于肉眼难于辨认其成分, 一般只根据其颜色和结构特征大体定名。
如有斑晶, 则需鉴定斑晶矿物。
一般说, 斑晶以正长石、石英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辉石, 橄榄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
目估矿物含量是岩石定名的重要依据。
通常目估含量是采用多次在相当平面范围内估计主要矿物所含量占面积的百分比, 然后取其平均值。
(四)综合分析定名
根据观察所积累的全部资料, 可对岩石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定名, 如果要求对岩石准确定名, 则需要把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鉴定岩石时的最大错误不在于选错了名称, 而在于作了不全面和不正确的观察。
因为有了全面而正确的观察, 一旦发现定名错误, 也很容易根据记录加以更正, 反之则难以办到。
二、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步骤与岩浆岩大体相同。
但是, 由于各类沉积岩的成因、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 因此其鉴定方法也各有区别。
(一)碎屑岩的观察和鉴定
碎屑结构是碎屑岩与其他两类沉积岩相区别的特征。
观察岩石结构, 可先鉴定碎屑物, 然后鉴定胶结物。
1. 碎屑物的观察
观察碎屑物时要注意其粒度、成分、含量、磨圆度及分选性。
根据粒度可以区别砾岩, 砂岩和粉砂岩。
对于砾岩可再根据砾石的形状进一步定名为砾岩或角砾岩。
对于砂岩可再根据粒度进一步定名为粗粒砂岩, 中粒砂岩或细粒砂岩。
碎屑物的成分分为岩屑和矿物屑两类。
砾岩的主要成分为岩屑, 应尽可能辨认出其中的主要砾石部分。
砂岩的碎屑主要为矿物碎屑长石、石英, 其次为岩屑, 根据其成分含量不同可进一步命名。
粉砂岩由于粒度细, 肉眼难于鉴定出碎屑成分, 因此主要根据粒度来定名。
2. 胶结物的观察
要注意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类型。
钙质胶结物颜色较浅, 遇稀盐酸起泡剧烈硅质胶结物颜色浅、硬度大、小刀刻不动铁质胶结物颜色呈红色、萦色、黄色等, 硬度较大, 泥质胶结物质地疏松。
基底胶结物含量较多, 胶结较坚固孔隙胶结与接触胶结的胶结物含量依次减少, 后者的孔隙度和渗透性很好。
(二)粘土岩的观察和鉴定
泥质结构是粘土岩与其他两类沉积岩相区别的特征。
疏松土状的为粘土;固结程度较高、不具层理构造、遇水不易变软的粘土岩为泥岩;固结成度高、具页理构造者为页岩。
页岩可再根据馄人组分的不同进一步命名。
(三)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观察和鉴定
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是本类岩石的特征。
本类岩石多为单矿岩, 所以多根据其物质成分定名。
本类岩石以碳酸盐岩分布最广, 鉴定他们主要根据与稀盐酸的反应程度和风化特征。
遇稀盐酸起泡剧烈者伪石灰岩, 起泡微弱或不起泡、表面风化呈刀砍状者为白云岩起泡棍浊并留下泥质斑点, 其风化表现呈灰黄色者为泥灰岩。
在野外对沉积岩进行观察时, 除了上述内容外, 还必须测定岩层产状, 观察层面特征、所含化石以及确定岩石形成的时代和地层名称等。
(四)沉积岩的描述
沉积岩手标本的描述顺序和内容与岩浆岩类似。
例如灰白色微带肉色。
主要矿物为石英, 粒径一毫米, 具碎屑结构。
碎屑磨圆好, 分选程度高。
岩石坚硬。
胶结物以硅质为主, 其次为铁质。
孔隙胶结, 斜层理发育。
定名为中粒石英砂岩。
三、变质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变质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构造、结构、矿物成分到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变质岩按构造可分成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和不具片理构造的岩石两类。
(一)具片理构造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
凡是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均属于变质岩。
根据片理构造类型的不同, 可定名为板岩具板状构造、干板岩具干板状构造、片岩具片状构造和片麻岩具片麻状构造, 具条带状构造者一般可定名为混合岩。
板岩和干板岩因其矿物颗粒细而不易辨认, 故多根据颜色及成分对它进一步命名。
片岩及片麻岩因其矿物颗粒粗大具明显的变质结构,故可根据矿物成分或特征矿物对它进一步命名。
(二)不具片理构造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
不具片理构造或片理构造不明显的块状变质岩, 因其有变质岩的矿物特征和结构, 故主要根据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观察鉴定矿物成分以石英、白云母为主, 具鳞片、粒状变晶结构者为云英岩, 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 具鳞片、纤维状变晶结构者为蛇纹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具有等粒变晶结构者为大理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具等粒变晶结构者为石英岩与石英砂岩, 不同处在于胶结物多已重结晶, 不易分清颗粒界限, 受外力而破碎的破裂面较平整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为主, 具粒状变晶结构者为变粒岩矿物成分以基性斜长石、辉石、石榴子石为主, 没有或基本没有含水矿物如云母、角闪石, 具粒状变晶结构为麻粒岩矿物成分以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硅灰石、石英等为主, 具粒状变晶结构者为矽卡岩; 具隐晶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者为角岩。
具碎裂构造者可根据碎裂程度进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