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够阐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 通过分析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培养市场主体的法制意识、诚信观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深刻认识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现状,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
【自学导读】一.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什么是市场经济?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优点和局限性?(重点)二.市场秩序1.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2.如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点)(1)市场规则的内容和形式?(2)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必要性、措施(3)经济活动参与者应该如何做?【教学重点难点】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优点和局限性;2.规范市场秩序的途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措施。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发、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非常高兴这节课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的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我们都知道,水、土地等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合理的配置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这节课,我们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为例,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看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干内容及要达成的目标,学习有的放矢。
教师:同学们家在农村吗?家里还种地吗?三位农民今年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解决困难。
先看大屏幕。
【合作探究一】材料一山东寿光是全国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王老汉有两个闲置的蔬菜大棚,打算种植蔬菜,你认为他可以种植哪两种蔬菜?说明理由。
材料二去年大蒜价格涨到了15.2/公斤,蒜农大赚一笔,很多蒜农扩大生产。
今年,先是河南、山东各大蒜区的蒜台行情不乐观,数万斤的蒜台滞销,只能扔进河沟。
新蒜价格连续下跌,有的地方收购价只有6毛多,每亩至少赔1000元!张老汉今年秋还能种蒜吗?请你帮他出谋划策,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2016年我国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一年来,玉米价格回归市场。
去库存效果显著。
东北的刘老汉一家承包了20亩地种植粮食。
你认为今年他应该种玉米还是其他作物?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探究题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巡回指导学生活动:分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活动:点拨并总结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不管你给农民伯伯提什么建议,种植什么农作物,是国家规定的吗?那是依据什么?材料一、二是了市场机制发挥用的结果。
材料三提到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这是谁在做这件事?引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和市场经济的含义教师:依据同学们的分析,大蒜好卖,获利多,农民就扩大生产,资源流入。
价格低,赔本,就减少生产,资源流出。
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涨落和供求变化,由市场来调节。
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者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
市场发挥作用,也就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1教师:不管经营什么农作物,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伯伯因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2教师:市场配置资源有优点,但是,市场调节是不是万能的?看一段视频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结合课本,思考探究二的问题。
【合作探究二】1.这种行为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什么局限性?有何危害?(国家、企业、个人)2.我们应该如何做?(国家、企业、个人)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拨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市场配置资源有自发性。
什么是自发性?举例说明。
除此之外,市场配置资源还有哪些局限性?什么意思?举例说明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如何区分这几个局限性?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比较。
教师:市场调节存在局限性,需要我们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
有形手,我姓手,手拉手向前走。
比如,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黑龙江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资源最佳配置的原则,确定了‘调减玉米、稳定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大草蓿果蔬’的调整方向。
2016年,双城区计划调减玉米30万亩,新增旱稻2万亩,增青贮5万亩,增杂粮8万亩,增蔬菜和经济作物15万亩。
打造“北菜南运”核心区、“南菜北运”集散地,以拉动双城及周边区域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南北供需的良性互动。
(展示)教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市场秩序。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刚才同学提到了,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进入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危害极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学生:结合视频,看书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分析,第一要完善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国家制定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有机产品质量,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
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进入市场,违背了市场准入规则。
视频中经营者的做法,对同行业是不公平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市场经竞争规则。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
市场交易应该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做法不讲诚信,欺骗消费者,违背了市场交易规则。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打击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做出规定。
教师:人无信不立,业不信不兴。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
法治和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为何要加强诚信建设?如何加强?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
征信体系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补充名词:社会征信体系:征信是评价信用的工具,是指通过对法人、非法人等企事业单位或自然人的历史信用记录,以及构成其资质、品质的各要素、状态、行为等综合信息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借以判断其当前信用状态,判断其是否具有履行信用责任能力所进行的评价估算活动。
教师:随着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诚信已经变成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希望同学们讲诚信,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这节课就学到这儿,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书,尝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不会的提问。
学生:看书思考,整理知识体系。
【知识小结】【静悟与反思】1、自主构建知识体系2、你的疑问【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近年来兴起的高校旅游正逐渐成为热点,北京、上海等地的旅游部门抓住这一时机,整合资源,推出高校科技游等项目,很受欢迎,一些旅行社组织的科技夏令营活动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说明①市场经济就是有市场作用的经济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③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④市场是变化不定、不可捉摸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有专家提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为此,我们应该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今年以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这充分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A.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择手段B.价格涨跌→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C.供求失衡→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两极分化D.信息不全→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一哄而上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面对市场经济,人们在道德思考中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学生甲认为:“赚钱是好汉,没钱玩不转”。
学生乙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诚信缺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认识是A.搞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加强法治应是文化建设的灵魂B.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强德治应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C.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动力的经济,做事要强调赚钱D.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做人要强调诚实守信6.网络购物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购物方式,而网络团购更是由于超低的价格,快捷的送货方式,受到网络消费者的青睐,不过随着网络团购的不断壮大,很多消费者发现,网购虽然发展空间大,但同时也存在销售商夸大宣传、退换条件苛刻、法律条文不完善和网上转账不安全等不健康因素。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网购陷阱存在的原因。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经济生活经验,对市场经济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课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导”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相关经济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
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回答,对于那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进行点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1.本课的教学过程本着:生活——创设情境——提升理论与情感的教学思路,层层推进,最后回到生活中验证。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从自己的的实践中理解、把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