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乘除教学设计
(2) 16 81 = 16 × 81 =4× 9=36
(3) 81100 = 81 × 100 =9 ×10=90
( 4 ) 9x2 y2 = 32 ×
x2 y2 = 32 × x2 × y2 =3xy
( 5 ) 54 = 9 6 = 32 ×
6 =3 6
(1)计算(学生练习,老师点评) 通 过 巩 固 练 习 加 深 对
① 16 × 8
② 3 6 × 该法则的认识
2 10
③ 5a · 1 ay 5
应用拓展 归纳小结
(2) 化简: 20 ; 18 ; 24 ;
54 ; 12a2b2 教材 P11 练习全部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难度的题目
使学生全面理解二次
例 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 根式乘法法则
确的请予以改正:
(1) (4)(9) 4 9
老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 正数;
(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 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 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 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 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人翁精神,这样学生 学起来劲头十足而且 印象深刻
a · b 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并会逆向应用,灵活掌握并能运用二 次根式乘法法则并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和体验发现的 快乐,并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解题的严谨性和 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a · b = ab (a≥0,b≥0), ab = a · b (a≥0,b≥0) 及它们的运用.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导出 a · b = ab (a≥0,b≥0).
基本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
课题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一课时
作者及 郑周 宁夏彭阳县第二中学 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通过本节课应 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和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首先介绍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教科书从具体例子出发,有特殊到一般 的归纳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探究中的两个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活 动。第一步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第二步是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 因此第一步中的被开方数都是完全平方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第二步中 的被开方数不是完全平方数,要求用计算器检验,已验证规律是否正确。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给出的,考虑到学生的 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法则的合理性没有给出一般的说明。
(2) 4 12 × 25 =4× 12 ×
25
25
25 =4 12 × 25 =4 12 =8 3 25
解:(1)不正确. 改正: (4)(9) = 49 =
4 × 9 =2×3=6 (2)不正确.
改正: 4 12 × 25 = 112 ×
25
25
25 = 112 25 = 112 = 16 7 = 25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同桌之间相互出题检测对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掌握,每人十道,每题十分, 满分 100 分。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给出实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教师引导启发,按照由特殊到 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2.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形成过程中,由学生大胆猜测,经过思考分析讨论的 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成功。 3.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老师点评 探索新知
2 × 5 ______ 10 , (3) 5 × 6 ______ 30 ,(4)
4 × 5 ______ 20 , (5) 7 × 10 ______ 70 .
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使学生明确该部分的 计算规则为本节课要 讲授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活动)让 3、4 个同学上台总 结规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复习引入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老师给出几道已学过的基本习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 1.填空
( 1 ) 4 × 9 =_______ ,
通过复习以往知识平 稳的引入本节课要讲 授的知识使学生易于 接受
4 9 =______;
( 2 ) 16 × 25 =_______ ,
16 25 =________.
47
由老师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灵活应 用本节 本节课应掌握:(1) a · b = 课所学知识
ab =(a≥0,b≥0), ab = a · b (a≥0,b≥0)及其运用.
板书设计 1. a · b = ab =(a≥0,b≥0), 2. ab = a · b (a≥0,b≥0) 3.例 1 4.例 2
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复习引入 老师点评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应用拓展 归纳小结
活动内容和目的
首先由学生自主练习,再由老师正确引导,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 极性并能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认识,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 学生探索能力,再通过做题老师讲解巩固对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 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劲头高而且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 3 ) 100 × 36 =________ ,
10036 =_______.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
=”填空.
4 × 9 _____ 4 9 ,
16 × 25 _____ 16 25 ,
100 × 36 ________ 10036 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 (1) 2 × 3 ______ 6 ,(2)
27 = 927 92 3 =9 3
(4) 1 × 6 = 1 6 = 3
2
2
例 2 化简
(1) 916 (2) 16 81
(3) 81100
(4) 9x2 y2
(5) 54
分析:利用 ab = a · b (a ≥0,b≥0)直接化简即可.
解:(1) 916 = 9 × 16 =3 ×4=12
过
来
:
ab = a · b (a≥0,b≥0) 例 1.计算
(1) 5 × 7
(2) 1 × 3
9 (3) 9 × 27 (4) 1 2
×6
分析:直接利用 a · b = ab (a≥0,b≥0)计算即可.
解:(1) 5 × 7 = 35
巩固练习
(2) 1 × 9 = 1 9 = 3
3
3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