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对体育保健学的基本认识经过半个学期对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这门学科及其重要的意义。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
主要任务是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能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效果。
二.体育保健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带来旺盛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现代人很少有人愿意或很难抽出时间运动,即使每天做一些运动,也只是我们看得见的骨骼肌在运动,难怪十个就有八个人会回答:“我连睡觉都没时间,哪来的时间运动?”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大一的新生因为刚从高考的噩梦中醒来,所以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游戏上,整日的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
大二的会忙于考这样那样的级,天天忙于学习亦抽不出时间锻炼。
大三大四忙于找工作,为自己的将来奔波更不会再去专门抽出时间来运动。
所以,我们每周的锻炼只能依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来完成。
1.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
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使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使人体感觉、重力感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知觉等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识和记忆模糊、朦胧,出现错觉和幻觉等智力上的障碍。
2. 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高“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
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
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3.增进快乐,调节情绪.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
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改善人际关系. 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匮乏,人际关系疏远。
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
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对那些性格怪癖、郁郁寡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5 树立成就感 .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
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
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三.大学生在体育保健方面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身心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人们有了认识和掌握保健体育知识和方法的需求。
当代大学在体育健康方面又有那些问题呢?一、当前,大学生“亚健康”问题严重。
高校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亚健康”不是疾病,但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
根据教育部对12.6万名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近40%的大学生存在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症状。
据清华大学对近几年的休学生的分类统计,发现有近50%的学生休学原因是精神或神经方面有问题。
高校因身心健康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体育行为及体育锻炼。
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各种数据研究表明,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压力、起居无规律、不良体育行为和缺少运动等都是对健康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而大学生精神压力大、缺少体育锻炼以及生活起居不规律的状况,远比社会其他人群严重得多,也就是说,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高度的关联。
四、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体育保健学学校方面:要实现由“应试体育”向“素质体育”的转轨。
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新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遴选符合“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教育内容,选择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即在教育对象上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的观念;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确定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观念;在教材的选择上偏重于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可接受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在教学原则上坚持全体性,保证全面性,强调基础性,始终将主体性、活泼性和创造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为近期目标,以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建立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为远期目标。
其次,要立足素质体育,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即取消基础体育课,全面推进选项体育课,转变教学重心,向淡化竞技、重视健康的方向倾斜,还要增加理论课学时,扩展体育文化的内涵。
再次,要制订适应“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建立一支思想观念新、知识结构新、教学方法新和素质教育观念强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学生自己方面: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现在的大学生们大多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
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
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
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
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
注重协调阴阳、脏腑。
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
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
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挑食和偏食。
很多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
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
男生不能够酗酒。
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
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
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对食物的选择也有差别。
例如:春气通肝——少吃酸味,增加甘味,宜清淡温平。
多吃时鲜蔬菜,少吃肥肉和辛辣食品。
夏气通心——出汗多,易耗气阴。
宜食清凉解暑、补气养阴的食物。
长夏之气通脾——湿气较重,宜食清淡食品,可以化湿,以利脾气之运化。
秋气通肺——干燥,宜食生津养肺,润燥护肤的食品。
冬气通肾——寒冷,宜食温阳肉类食品,以助人体阳气。
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保持一定量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
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不组织早操。
即使组织,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很多学生在网上发帖攻击学校,要求取消早操。
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
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有利于降低血压、消除紧张力、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4.注意心理上的健康4.注意自身心理上的健康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今天社会,知己知彼仍然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长处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脱颖而出,走好成才之路。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们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所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压力,解决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的养生保健不可能够仅靠这几点就能够完成,养生保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只要大家多一些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养成好习惯都能够养成健康的体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