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ppt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ppt金融危机


4.世界货币秩序遭到破坏,金本位制崩溃
图为大萧条时期美国男子喝粥度日
经济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特点和影响
危机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造成工业、农业、 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1933年, 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成产 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 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BIG BOSS BIG SURVIVORS
1.企业大批破产
2.工人大量失业,
经济损失严重。
无奈地,我们埋葬了它,
我们的工作
WORKER
《1929年美股崩盘:一小时内11人自杀身亡》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 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
•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像德国、日本那样走上法西斯道 路,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体制对资本 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 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 新政只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就不可能解 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 机。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 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 ,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 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 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
政府
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 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
实行社会救济 和以工代赈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通过《社会保障法》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对于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 兴办公共工程 提供就业机会
评价
• 新政使美国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民 的生活得到改善。
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3.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关税战、贸易战加剧
87%
70%
65%
33%
53.2
%
美国于1930年将应税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提高到53.2%;英 国从1932年起实行帝国特惠制;德国限制进口量;法国实 行进口配额制。结果,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 额缩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美国经济却以另一种形式苏醒了过来。 ——罗斯福新政
人物简介: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第32任美国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 届的总统。罗斯福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哈佛大 学、哥伦比亚大学,代表作有《罗斯福自述:走出 危机》。他在位期间,推行新政克服经济大萧条并 成功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带领美国赢得二战 胜利摆脱经济危机、三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 物;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从 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并且其设立的一些 制度仍然保留至今。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 小组成果展示
演讲人:尹镇双
P话制作 张锦江
P话诸葛 肖玉峰
P话队长 尹镇双
P话探长 祝鸿儒
P话小花 周 强
1929年10月22 日
胡佛与美国前财政部长梅隆的一段对话
小梅,你觉得现在美国经济有任何 问题吗? 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 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为什么? 因为在您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影 响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配置。
1932年,罗斯福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的竞选口号是:投民主党一票、踢走经 济萧条。罗斯福最终大获全胜,赢得42个州大约2300万张选票,占投票总数的57%。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他发表了后来美国历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就职演说。他 说: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 理智的、毫无道理的恐惧心理,它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 却转为进攻。面对濒临崩溃的经济形势,罗斯福说: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 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应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的行 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危机影响
1.经济上的调整恶化国际关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 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这些 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 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2.引发政治危机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法 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 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摇摇欲坠。
万万没想到,
投资者试图通过把钱投入市场,但这是没有用的。十月二十九日, 黑色星期二,股市暴跌了。当天收盘下跌百分之12。图为十月二十四日 的布鲁克林日报。
经济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经济危机表现
怀着雄心壮志,抄底进入股市,准备当大BOSS.
结果,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The survivors——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1929年9月3日股票市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道琼斯工业平 均指数达到了381.17。但在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牛 市被动摇,股票价格暴跌。市场失去了百分之11的价值。在被 恐慌的人流洪水淹没的华尔街,人们试图得到一个事情真相。 其他人蜂拥到银行收回所有的钱。
4
爆发标志
Sign
1929年10月28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2
原 因
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 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 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直接原因
政策原因
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 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 策的产物。
生产(供给)和销售(需求) 的矛盾。
具体原因
3
导火线 Fuse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 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 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 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罗斯福的新政开始了。
罗斯福新政
NEW POLICIES
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 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整顿财政金融
2
调整工业生产
国会 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法规,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蓝鹰计划)。
17.9%
82.1%
3
调整农业生产
经济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经济危机概述
(背景,原因,导火线,标志)
1
背 景
Backgroun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 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 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 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飞速发展 的黄金十年。。
1929年10月24日 上午9:30
小梅,在吗??
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 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大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1 2 3 4
危机概论 Conclusion 危机表现 Expression 特点和影响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新政救治 New Polici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