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知识讲解_任意角的三角函数_基础

3知识讲解_任意角的三角函数_基础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习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其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2.理解单位圆、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及意义.3.会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函数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1)y 叫做α的正弦,记做sin α,即sin y α=;(2)x 叫做α的余弦,记做cos α,即cos x α=; (3)y x 叫做α的正切,记做tan α,即tan (0)y x x α=≠. 要点诠释:三角函数的值与点P 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仅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只需计算点到原点的距离r =那么sin α=,cos α=,tan y xα=。

要点二: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正切、余切余弦、正割正弦、余割 在记忆上述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时,有以下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要点诠释:口诀的含义是在第一象限各三角函数值为正;在第二象限正弦值为正,在第三象限正切值为正,在第四象限余弦值为正。

要点三: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sin k απα+⋅=,其中k Z ∈cos(2)cos k απα+⋅=,其中k Z ∈tan(2)tan k απα+⋅=,其中k Z ∈要点诠释:该组公式说明了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这个结论。

要注意在三角函数中,角和三角函数值的对应关系是多值对应关系,即给定一个角,它的三角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除不存在的情况);反之,给定一个三角函数值,有无穷多个角和它对应.要点四: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圆心在原点,半径等于1的圆为单位圆.设角α的顶点在圆心O ,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交单位圆于P ,过P 作PM 垂直x 轴于M ,作PN 垂直y 轴于点N.以A 为原点建立y '轴与y 轴同向,与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 (或T '),则有向线段0M 、0N 、AT(或AT ')分别叫作α的余弦线、正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线段.要点诠释: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x 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在x 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x 轴的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函数的定义例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4a ,3a )(a ≠0),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思路点拨】先根据点P (-4a ,3a )求出OP 的长;再分a >0,a <0两种情况结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 【答案】35,45-,34-或35-,45,34-【解析】 5||r a ==。

若a >0,则r=5a ,α是第二象限角,则33sin 55y a r a α===, 44cos 55x a r a α-===-, 33tan 44y a x a α===--, 若a <0,则r=-5a ,α是第四象限角,则3sin 5α=-,4cos 5α=,3tan 4α=-。

【总结升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的大小有关。

要善于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解题。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上,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答案】1221,22--【解析】因为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上,所以可设()(0)P a a ≠为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

则2||r a ==(a ≠0)。

若a >0,则α为第一象限角,r=2a ,所以sin α==, 1cos 22a a α==,tan α==。

若a <0,则α为第三象限角,r=-2a ,所以sin 22a α==--,1cos 22a a α=-=-,tan aα==。

类型二:三角函数的符号例2.判断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17tan 6π⎛⎫- ⎪⎝⎭;(2)tan120°·sin269°;(3)tan191°-cos191°。

【答案】(1)正(2)正(3)正【解析】(1)因为177466πππ-=-+,且76π是第三象限角,所以176π-是第三象限角。

所以17tan 06π⎛⎫-> ⎪⎝⎭。

(2)∵120°是第二象限的角,∴tan120°<0。

∵269°是第三象限的角,∴sin269°<0。

∴tan120°·sin269°>0。

(3)∵191°是第三象限的角,∴tan191°>0,cos191°<0,∴tan191°―cos191°>0。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85947 例3】【变式1】确定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sin532︒;(2)23cos 12π;(3)11tan 3π-⎛⎫ ⎪⎝⎭;(4)sin3.1; (5)tan 7; (6)sin(cos )cos(sin )θθ,其中θ是第二象限角.【答案】(1)正(2)正(3)正(4)正(5)正(6)负【变式2】(2015秋 甘肃定西月考)已知sin θ<0,tan θ>0.(1)求θ角的集合;(2)求2θ终边所在象限; (3)试判断sin cos tan 222θθθ的符号. 【答案】(1)3{|2,2,}2k k k Z πθπππ++∈;(2)略;(3)略 【解析】(1)∵sin θ<0,∴θ为第三、四象限角或在y 轴的负半轴上,∵tan θ>0,∴θ为第一、三象限角,∴θ为第三象限角,即θ角的集合为:3{|2,2,}2k k k Z πθπππ++∈. (2)由(1)可得:3(,)224k k θππππ∈++,k ∈Z 当k 是偶数时,2θ在第二象限, 当k 是奇数时,2θ在第四象限. (3)∵3(,)224k k θππππ∈++, ∴当k 是偶数时,2θ在第二象限, 则tan 02θ<,sin 02θ>,cos 02θ<.可得:sin cos tan 0222θθθ>, 当k 是奇数是,2θ在第四象限, 则tan 02θ<,sin 02θ<,cos 02θ>,可得:sin cos tan 0222θθθ>, 综上,sin cos tan 0222θθθ>. 类型三:诱导公式一的应用例3.(1)2515cos tan 34ππ⎛⎫+- ⎪⎝⎭(2)sin810°+tan765°+tan1125°+cos360°。

【思路点拨】首先把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数分别化为0°到360°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然后再求值。

【答案】(1)32(2)4 【解析】(1)原式cos 8tan 434ππππ⎛⎫⎛⎫=++-+ ⎪ ⎪⎝⎭⎝⎭13cos tan 13422ππ=+=+=。

(2)原式= sin(2×360°+90°)+tan(2×360°+45°)+tan(3×360°+45°)+cos(0°+360°)=sin90°+tan45°+tan45°+cos0°=4。

【总结升华】 在弧度制下,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为2k πα+,k ∈Z ,在角度制下终边相同的角为k ·360°+α,k ∈Z 。

利用公式化简或求值时要熟记特殊角的函数值。

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1315cos sin 34ππ⎛⎫+- ⎪⎝⎭ (2)sin1170°+tan405°+cos720°。

【答案】(1)122+(2)3 【解析】(1)原式cos 4sin 434ππππ⎛⎫⎛⎫=++-+ ⎪ ⎪⎝⎭⎝⎭1212cos sin 34222ππ+=+=+=。

(2)原式= sin(3×360°+90°)+tan(360°+45°) +cos(0°+2×360°)=sin90°+tan45°+cos0°=3。

类型四:三角函数线的应用例4.(1)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

①2sin 3α=;②3cos 5α=-;③tan α=2; (2)比较sin1155°与sin (―1654°)的大小。

【答案】(1)略(2)>【解析】(1)①作直线23y =交单位圆于P 、Q 两点,则OP 与OQ 为角α的终边,如下图①。

②作直线35x =-交单位圆于M 、N 两点,则OM 与ON 为角α的终边。

如下图②。

③在直线x=1上截取AT=2,其中点A 的坐标为(1,0),设直线OT 与单位圆交于C 、D 两点,则OC 与OD 为角α的终边。

如下图③。

(2)先化成0° ~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

sin1155°=sin(3×360°+75°)=sin75°,sin(-1654°)=sin(-5×360°+146°)=sin146°。

在单位圆中,分别作出sin75°和sin145°的正弦线M 2P 2,M 1P 1(如图)。

因为M 1P 1<M 2P 2,所以sin1155°>sin (-1654°)。

【总结升华】 (1)三角函数线可以用来求出满足形如()f m α=的三角函数的角α的终边,这是解三角不等式及求三角函数定义域时常用到的。

(2)第(2)题主要考查公式一及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的应用,首先利用公式将1155°和1654°分别变化到0°~360°的角,然后在同一单位圆中作出它们的三角函数线,利用三角函数线即可比较出大小。

举一反三:【变式1】求证:当0,2πα⎛⎫∈ ⎪⎝⎭时,sin α<α<tan α。

【证明】如图,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单位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为A ,过点A 作圆的切线交OP 的延长线于点T ,过点P 作PM ⊥OA 于点M ,连接AP ,则:在Rt △POM 中,sin α=MP ;在Rt △AOT 中,tan α=A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