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2.CIPP模式
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
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
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50分)
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三、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
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
2.绝对评价 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
———————————————————————————————— 作者:
———————————————————————————————— 日期:
ﻩ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形成性评价
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