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监测预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专业监测预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专业监测预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1.1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1.1.1文件依据1.1.2技术依据1.2施工组织要求1.2.1任务安排要求1.2.2施工时间要求1.2.3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按专业监测预警工程施工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施工,施工质量达优良。

1.2.4资料编录与成果要求严格按照指挥部下发的各种施工记录表格的要求进行填写,要求资料清楚、图件美观,成果满足施工监测设计要求,质量达优良。

1.2.5施工安全要求专业监测预警工程施工杜绝一般安全事故,无重大事故发生。

1.2.6环境保护要求要求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减少和降低监测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2施工组织方案2.1施工人员组织2.2.1施工指挥领导小组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专业监测孔施工任务是在三峡地防办领导下,由地方国土部门共同配合,我院实施完成。

为保证本次专业监测孔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保证技术成果质量及工作进度,我院成立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专业监测孔施工领导小组” ,以加强对施工任务的统一部署及组织协调。

其人员组成如下:2.2.2施工人员接受任务书后,我队立即组建了巫山县桂花移民新址滑坡专业监测孔施工项目经理部,下设地质专业组、钻探工程队。

其人员编制根据施工中生产、管理、后勤保障和施工周期需要制定。

对本工程进行严格的项目法人管理制度,选派我院有丰富钻探施工管理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担任此工程的项目管理。

组建一个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经理部。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工程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在项目经理部的指导下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人员岗位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全面达标。

该项目经理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同志的稳妥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

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

本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共13 人,具体人员安排如下:2.2施工机具组织由于本工程所需设备不多,工期较短,决定在当地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在启运前应进行检查、维修及调试,确保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使其初步具备简单故障的处理能力,施工现场配备维修钳工及维修电工、焊工各一名,并准备简单工具及部分设备易损配件,达到小故障现场解决的能力,院设备部作为后勤支援,一旦设备发生较大故障,将在24 小时组织相关维修人员赶赴现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施工材料组织根据本工程专业监测孔施工需要,充分考虑区施工环境条件,配备相应施工设备。

具体配备的主要施工设备有:(1)钻机:XY-2 型,3 台;(2)发电机:1 台;(3)管材:由甲方供应;(4)深井潜水泵:1 台;(5)台式计算机:1 台;(6)打印机:1 台;(7)数码相机:1 部;(8)越野小车:1 辆;(9)钻探所需的其它管材、钻具设备等。

3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3.1总进度安排由于本次施工点多、面广、分散,施工条件较差,为保证施工工期,采取6 个点同时进行施工,力争在9月15日之前完成专业监测孔施工及设备安装任务,总工期为35 天。

3.2施工进度计划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本次施工工程量,为保证本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结合本次工作实际情况、区具体施工环境条件,工作进度计划安排见表3 —1。

表3—1 工作进度安排表3.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3.1强化意识向项目经理部组成员详细说明本次任务的紧迫性、繁重性,让组员清楚工作量及时间安排,同时要求组员加强学习,尽快熟悉,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能力。

在野外施工中,还应定时开会,并告知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强时间观念。

3.3.2实行目标管理为使本项目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次施工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承担单位与项目组做到分工合理,目标明确。

将项目总体工作目标,按工作的实际情况,层层进行分解,形成可执行的小目标,根据项目组成员具体特点,将不同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做到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人尽其才,形成高效项目工作组,确保工作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

3.3.3加强计划管理按项目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年度、阶段工作计划,合理有效地利用人、财、物。

使各个时期的工作紧凑,不脱节。

实际施工时应作好工作量安排,具体到灾害点,安排每天的计划,并提前告知当地国土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以便及时进行安排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监控管理,严格按计划行事,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3.3.4组员分工合作根据人员组成特征及任务量、时间安排组员,按任务量分派不同人力进行施工,施工时按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单孔施工。

在施工时要齐心协力,加强合作,遇问题时及时进行探讨解决。

组员要听从小组长及项目经理的安排,不能马虎行事,盲目对付。

每天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汇报,说明已完成工作量、施工进度等,提出存在的问题,项目负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汇报。

在例行会议时,项目组成员对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同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安排,对不足进行弥补。

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项目领导小组进行汇报请示,以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3.3.5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为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应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选拔优秀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确保工作量的落实。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有足够的硬件设备。

保证工程施工能顺利运转。

3.3.6积极加强合作关系施工时注意协调当地政府关系,争取地方政府对调查工作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应积极与县国土资源局密切合作,最好由国土资源局安排专人与项目组进行协调,以便与乡(镇)政府及相关村社能更好的协调合作,确保工程施工按期完成。

4质量、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4.1质量管理4.1.1质量方针严格按照我院质量体系文件,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三检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1.2质量目标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质量评定标准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① 工程施工满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要求;②工程项目满足施工设计规定要求;③工程交付合格率100%;④争创优质工程。

4.1.3质量控制机构本工程质量控制机构按下图建立。

图4—1 项目质量控制机构图4.1.4质量保证措施4.1.4.1部质量保证措施我院为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评估甲级单位,长期从事地质灾害的监测、设计、施工项目,拥有较多经验丰富的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多名,曾多次参加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勘察、设计工作,成效显著。

为保证本项目质量,拟做到如下几点:(1)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质量负责,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及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质量监督,设立专职质量监督、检查员。

(2)强化原始资料质量检查、现场验收制度。

专项工作组自检、互检100%;项目负责人及院质量安全部抽查率达50%;项目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检查达30%以上。

(3)各项质量检查均需填写《质量检查表》及《质量改正情况登记表》。

(4)各项工作结束,由单位质管办牵头,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有关的人员参加,及时进行现场验收,对不合格工程不予验收,限期整改,并填写《单项工程验收表》。

(5)勘探地质编录人员必须跟班编录,并监督钻探的整个施工过程。

项目经理部应指派施工技术员进行施工记录,填写单项工程竣工验收表,并做好资料归档。

(6)严格施工程序管理。

1)做好专项工作的协调、配合;2)上级主管部门、业主及业主单位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理;3)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项目参与人员均应按责任大小,计提收入的10%—20%作为质量保证金,统一制定质量管理奖罚细则,使质量与项目成员收入挂钩,严格奖罚。

4.1.4.2外部质量保证措施(1)所有监测孔必须严格按专业监测孔单孔设计书要求进行施工,孔深、孔径、孔斜、取芯、设备安装均应满足相关要求,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施工过程中应接受监理单位的检查和监督,如需设计变更,应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和指挥部共同处理,签订变更手续。

(3)所有竣工钻孔必须验收合格,监理签字后方可迁至下一监测孔施工或下一灾害点施工。

4.2 安全管理4.2.1管理目标(1)工程施工无重大安全事故,杜绝一般安全事故。

(2)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杜绝一般交通事故。

(3)施工设备完好率95%,无重大设备事故发生。

(4)无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事故发生;4.2.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开工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强调按程序施工,按规操作,严格执行国家、部门生产条例,进行文明施工;(2)施工中加强安全生产检查,设立安全生产巡检员,对事故隐患立即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岗位培训;(3)做好安全生产防护,配齐安全生产设施及防护装备;(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及进入现场的一切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

4.3 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4.3.1土地资源的保护工程施工布置应控制在设计的围,严禁随意占用耕地。

工程竣工后,对施工场地,及时进行复耕与绿化。

4.3.2一般环境保护对施工工地和办公、生活区的废水污水,在排放前,采取集中静置、沉淀措施。

对施工产生的废油、废料,集中回收处理或填埋。

施工机械和车辆等各项环保指标,必须符合尾气达标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土、料开挖,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

对施工区可以保留的树木、植被,应尽可能加以保护,严禁乱砍乱挖。

对必须砍伐的树木,在竣工后及时复种。

4.3.3地质环境保护施工开挖出的土石,要合理安排弃土场所,避免堆置于滑体上。

施工所需的砂、石、土材料,统一规划,集中开采。

对开挖后的场地,及时进行护坡和恢复植被。

4.3.4卫生环境保护(1)施工临时生活区应设置在受干扰相对较少的位置。

(2)大批施工人员进驻工地前,做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要特别保证公共食堂的卫生,并有计划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和防病治病工作。

5监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单孔设计书5.1施工钻孔位置、工作量及单孔设计5.1.1施工钻孔平、剖面布置滑坡体下伏基岩为泥灰岩,主要变形方式为沿着基岩接触面下滑,变形方向NE —NNE和斜坡坡向基本一致。

滑坡轴部变形最为显著,因此主控剖面(I —I')沿滑坡轴线纵向布设,穿滑坡后缘向下延伸至大溪河岸,用于控制滑坡主体变形,分析主要诱因,进行失稳时间预报—U '纵向布设于I —I'剖面右侧距滑坡侧界临近,用于控制滑坡变形围,进行失稳围预报。

总体上监测剖面形成两纵两横格局(图:巫山县龙井乡桂花移民新址滑坡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