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试验监理细则

公路试验监理细则

6号路监理试验实施细则一、原材料取样、检测依据:1、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含条文说明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62-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G F10-2006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1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1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201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16、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GB 2649-19891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18、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19、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30-2005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2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2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24、沥青取样法GB/T 11147-201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二、桥梁原材料试验检测(一)水泥:[一般规定]1、根据水泥的品种和等级不同,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相关规定的要求。

2、水泥的化学指标应符合下标的规定。

3、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各龄期的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5、在混凝土中,当选用碱性集料时,宜选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6、水泥进场时,应附有生产厂的品质试验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7、水泥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防受潮,且不得长期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设置支垫。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按批存放。

[检测项目]水泥胶砂的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检测频率]按照批次同一品种、同一强度、同一出厂日期的水泥袋装200t,散装500t。

不足200t或500t亦为一批。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受潮或存放超过3个月应复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取样的方法和数量]1、袋装水泥:每个取样批量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存样桶。

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总量至少12kg。

2、散装水泥:当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器随机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存样桶。

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二)细集料[一般规定]1、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宜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

细集料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砂(细集料)技术指标注:1.砂按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的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2、砂的分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砂的分类3、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下表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注:1.表中除4.75mm和0.6m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0.15 m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以放宽到100%~85%,2区可以放宽到100%~80%,3区可以放宽到100%~75%。

3.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宜优先选2区砂;1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动性混凝土;3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宜选用为2.9~2.6的中砂,2.36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的累计筛余宜在85%-92%范围内。

[检测项目]细集料的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

[检测频率]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400方或600吨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不超过200方或300吨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吨为一验收批。

[取样的方法和数量]在材料场同批来料的料堆上取样时,应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铲除表面层后,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务必使所取试样能代表本批来料的情况和品质。

筛分法、细度模数取样数量为:2000g有机质含量取样数量为:2000g(三)粗集料[一般规定]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

指标符合下表规定:粗集料的技术指标注:1、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级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取它要求的混凝土;Ⅲ级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3、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倍,岩石强度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控制。

4、当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定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5、当采用卵石或破碎砾石时,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破碎面,且其破碎面不小于70%。

2、混凝土结构物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时,粗集料坚固性试验的结果除应符合上表规定外还应对碎石或卵石进行坚固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注: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硫酸钠法进行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3、粗集料宜根据混凝土最大粒径采用连续两级配或连续多级配,不宜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级配配置。

必须使用时,应通过试验验证。

粗集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

粗集料颗粒级配规格4、粗集料最大粒径宜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75.0mm;混凝土实芯板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

泵送混凝土时的粗集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以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

5、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粗集料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宜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粗骨料,必须采用时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

[检测项目]粗集料的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

[检测频率]粗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400方或600吨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不超过200方或300吨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吨为一验收批。

[取样的方法和数量]1、在材料场同批来料的料堆上取样时,应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冲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务必使所取试样能代表本批来料的情况和品质。

2、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各不同部位和深度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

抽取的具体份数,应视能够组成本批来料代表样的需要而定。

注:①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汽车或货船的碎石或砾石的品质差异不大时,允许只抽取一节车皮、一部汽车、一艘货船的试样(即一组试样),作为该批集料的代表样品。

②如经观察,认为该批碎石或砾石的品质相差甚远时、则应对品质再怀疑的该批集料,分别取样和验收。

3、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宜不少于下表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量。

需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时,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相对于下列公称最大粒径(㎜)的最小取样量(㎏) 试验项目4.75 9.5 13.2 16 19 26.5 31.5 37.5 53 63 75筛分8 10 12.5 15 20 20 30 40 50 60 80 表观密度 6 8 8 8 8 8 12 16 20 24 24 含水率 2 2 2 2 2 2 3 3 4 4 6 吸水率 2 2 2 2 4 4 4 6 6 6 8 堆积密度40 40 40 40 40 40 80 80 100 120 120 含泥量8 8 8 8 24 24 40 40 60 80 80 泥块含量8 8 8 8 24 24 40 40 60 80 80针片状含量0.6 1.2 2.5 4 8 8 20 40 - - -硫化物、硫酸盐 1.0量,接本规程有关规定施行。

②采用广口瓶法测定表观密度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者,其最少取样数量为8㎏。

4试样的缩分4、四分法:如下图所示。

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大致摊平,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试样由中向边摊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

缩分后的试样数量应符合各项试验规定数量的要求。

(四)水[一般规定]1、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水的品质指标应符合下面规定。

拌和用水的品质指标注:1.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0 mg/L;对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 mg/L。

2.碱含量按Na20+0.658K20计算值来表示。

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2、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