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3)1.1项目的整体设计概况 (3)1.2屋面设计具体情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难点及控制重点 (3)3.1施工难点 (3)3.2屋面工程控制要点 (3)四:施工准备 (4)4.1技术准备 (4)4.2材料及机械准备 (4)五:屋面结构施工 (5)5.1满堂架搭设参数 (5)5.2模板施工 (6)5.3钢筋施工 (7)5.4混凝土浇筑 (8)5.4.1 22度屋面及梁、柱施工工艺 (8)5.4.2 68度屋面施工 (10)六:质量控制 (11)6.1质量要求 (11)6.2一般屋面的质量控制 (11)6.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12)6.4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 (14)七、安全文明施工 (14)一:工程概况1.1项目的整体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城阳区,建设单位为XX星河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园酒店区域建筑用地面积3.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5万平方米(地上6.4万,地下1.95万)、包括2栋22层公寓(剪力墙结构),1栋18层酒店会所(框剪结构),一栋2层会所、2层体育馆、1层宴会厅(均为框架结构),共用一个地下一层大底盘地下车库(框架)。

1#园住宅区域包括9~13栋住宅楼及地下车库,住宅楼地下一层,9#、13#地上25层,10#、12#地上24层,11#地上23层。

建筑面积为11.2万平方米(住宅地上8.3万平米,住宅地下4084平米,车库25231平米)。

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其他都为框剪结构。

1.2屋面设计具体情况地上部分的所有单体的屋面均是斜屋面,坡度为22度,其中会所塔楼、公寓塔楼、住宅区各个单体塔楼均为68度坡的斜屋面。

本方案针对22度斜屋面、68度斜屋面支模以及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22度斜屋面选择挂网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68度斜屋面采用喷射混凝土或挂网浇筑的施工工艺。

二:编制依据2.1本工程有效施工蓝图2.2《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质量规范》GB50204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程》DJTJ08-020-2005三:施工难点及控制重点3.1施工难点此外斜板顶面结构较复杂,细部节点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为了保证屋面造型与设计效果一致,屋面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的标高。

施工中特别注意梁、板节点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处理,以及对现浇坡屋面砼浇筑质量的控制。

由于屋面板坡度较大,混凝土浇筑质量不易保证,也是本工程坡屋顶的特点。

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施工安全及按图施工,提供工程质量,保证屋面工程的使用功能性良好的原则,依照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进行斜屋面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严格在管理人员、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评审,作出检验记录,并由监理人员签认。

3.2屋面工程控制要点1、由于屋面坡度较大而且转折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屋脊梁、檐口、汇(分)水线起止点等部位的标高必须精确控制;对于、坡度阴角线、坡度阳角线、檐口线、转角点、汇(分)水线起止点的定位必须精确;2、坡屋面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固性必须加以控制;3、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浇筑顺序,必段保证屋面板内部密实,表面平整;4、加强屋面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 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阐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 要确保商品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满足连续浇筑的需要。

3. 施工前作好试块留置计划和制作准备工作。

4. 标高、轴线、模板等已进行技术复核。

5. 混凝土浇筑前应有经个方签字认可的浇筑申请书。

6. 浇筑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劳动力需用量到位7. 在浇筑混凝土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和控制,调整模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预埋件等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经检查合格后并有签字完毕的手续才进行混凝土浇筑。

4.2材料及机械准备五:屋面结构施工5.1满堂架搭设参数楼板搭设具体见下表(梁搭设另附)现场钢管多为的搭配根据各个部位不同的支模高度而定或采用钢管式标准钢管,确保一般的钢管扣件脚手架接头要在纵横两个方向错开,对接接头竖向错开距离不小于100cm,可在纵横两个方向间隔布置,板底木枋间距为300mm,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水平杆步距第一步取为1.5m,其它为1.2m。

扫地杆离地面200mm架设。

扫地杆、水平杆必须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满设。

因该区域存在多处大跨梁板及高支模,要严格控制所要求尺寸。

梁高大于1500mm的梁底满铺木枋,两侧间隔900mm设置45°斜撑,并与满堂架连接,防止失稳。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或碗扣连接,扣件连接时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5.2模板施工模板工程是保证坡屋面砼施工质量,加快屋面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结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点、规模,选择适宜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施工工艺流程模板设计→配模加工→刷油→现场安装→校核固定→砼浇捣成型及养护→拆模→表面清理→归堆待用。

施工工艺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本屋屋面模板支撑体系采用Ф48×3.5mm焊接钢管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梁底、板底主楞采用Ф48×3.5mm钢管,采用扣件与支撑脚手架连接牢固;次楞采用50*100木枋,并用12号(2.642mm)铁丝与主楞绑扎牢固,防止滑动;模板采用厚15mm厚胶合板,板面平整,无翘曲变形、干裂脱层现象,采用铁钉钉在次楞木方上。

排水沟内模用料采用15mm厚九夹板支模,钢管作骨架,二侧模中间加短撑,上宽下狭放坡,各边10mm左右,有利于拆模。

组模前,模板表面应刷隔离剂润滑,组模时,模板拼缝要严密,加贴胶带纸,能使砼外光内实,防砼漏浆。

控制拆模时间,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控制拆模,由现场施工员指领后方可拆模,操作人员或非本工种人员严禁任意局部拆模,以免影响砼质量。

预埋铁件和预埋套管的安装,必须严格控制其标高和位置的正确,铁件、套管应与钢筋点焊牢固,保证在砼浇捣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对于预留洞、孔用木框,外加二道钢筋夹住并与主筋点焊牢固。

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施工前需经过设计,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模板刚度,为保证结构表面平整度,模板刚度取值为: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允许挠度为1/400,隐蔽结构1/250。

支撑系统杆件强度、刚度、扣件允许承载力。

施工注意事项:在搭设满堂脚手架前,根据电脑模拟放线得出的转折点、梁位置及标高进行拉线分别设置一排脚手架,然后以此为基准点搭设屋面板的底模,在确定其每个转折坡度均准确无误后,再在其间按上述要求设置满堂脚手架。

梁模支设示意图:支架搭设完毕后,组织项目部检查板下木楞与支架立杆连接是否稳定、牢固,根据给定的标高线,认真调节校正木枋下横杆高度,将木楞找平。

底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一切无误后,报监理单位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3钢筋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顺序:钢筋配料→选料→加工→安装柱梁钢筋→绑扎底板底筋→底板面筋2、原材料要求钢材采用经建设单位审批的厂生产的钢材,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

钢材进场前做好各种钢材的抽样,进场后根据资料要求,在质检部门做好各种试验工作,待各种试验数据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3、钢筋加工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均在加工棚中完成,钢筋的加工严格按设计施工蓝图及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制作。

由于屋面板的钢筋长度不规整,且弯拆较多,因此,钢筋在每个转折处均要在加工棚中用冷弯机按设计角度完成,以保证其结构在转折处的断面尺寸,并做箍筋加密,如下图所示。

各类钢材按各构件部位设计图要求加工,各种数据和成型尺寸等均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各种成型钢材按料单进行分类,各构件应挂牌整齐堆放,切不混肴。

对加工制作好的钢筋质量及数量先检查验收后使用。

4、钢筋绑扎:板面纵横筋应先弹线,后绑扎,以保证间距均匀。

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成品马凳筋),间距为800mm×8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2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

底筋采用50×50×20mm水泥砂浆垫层@1000mm错位垫,墙柱立筋采用40×40×30 MM,带铅丝水泥垫层结扎固定。

底筋和墙筋规格按图,间距均匀,纵横直筋相互垂直平正,弧筋圆顺,墙筋横平竖直。

钢筋加工与绑扎必须做到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质检与技术部门抽检,并做好业主、监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确认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底板筋绑扎后,严禁随意践踏钢筋和变形。

部分坡屋面坡度较大,为保证钢筋及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滑移现象在每侧坡屋面设置一道钢筋抗滑移带,并绑扎快易收口网。

5.4混凝土浇筑5.4.1 22度屋面及梁、柱施工工艺屋面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出现冷缝(1)混凝土浇筑1.坍落度控制在80mm-100mm,每车抽查。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是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结实,或采取2次振捣的方法,再次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和位移应及时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浇筑示意图(2)混凝土振捣1.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主要采用点振法施工,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楼面层混凝土进行振捣,主要优点一是:振捣面积小,能一步振捣到位,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10秒左右,减少混凝土的流失。

2.点振法施工混凝土坍落度小,减少用水量,可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道,降低楼板混凝土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屋面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插入式振动器使用要点: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性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当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0mm-1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