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九章:糖代谢一、填充题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分解的关键是()。

2、糖酵解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和()。

3、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和丙酮酸激酶。

4、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丙酮酸脱氢酶、()和()组成。

5、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次脱氢和()次脱羧反应。

6、()是糖异生中最主要器官,()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

7、三羧酸循环过程主要的关键酶是()、()和()8、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和()9、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

10、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二、是非题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多一倍。

()2、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3、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5、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行。

()6、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

()8、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9、如果2,6-二磷酸果糖含量低,则糖异生比糖酵解占优势。

()1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有相同的辅因子。

()三、选择题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A丙酮酸B乙醇C乳酸DCO2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H+BNAD+CADPDCoASH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A异柠檬酸脱氢酶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6、在TCA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7、丙酮酸脱氢酶系需要下列哪些因子作为辅酶?()ANAD+BNADP+CFMNDCoA8、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A生物素BFADCNADP+DNAD+9、在三羧酸循环中,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NAD+BNADP+CCoASHDATP10、草酰乙酸经转氨酶催化可转变成为()A苯丙氨酸B天门冬氨酸C谷氨酸D丙氨酸1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

()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四、问答题1、增加以下各物质的浓度对糖酵解的影响如何?(1)葡萄糖-6-磷酸(2)果糖-1,6-二磷酸(3)柠檬酸(4)果糖-2,6-二磷酸2、糖酵解的主要控制点是什么?3、6-磷酸葡萄糖处于代谢的分支点,可进入几个代谢途径,举出它能进入的途径。

4、结合激素的机制,说明肾上腺素如何通过对有关酶类的活性的复杂调控,实现对血糖浓度的调控。

5、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

但是,只有乙酰CoA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活性,乙酰CoA的这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参考答案一、填充题1、糖原合成酶磷酸化酶2、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3、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4、硫辛酸乙酰移换酶二氢硫辛酸脱氧酶5、426、肝肾7、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8、239、ATPGTP10、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11、TPP二碳单位(羟乙基)C3为L型12、丙酮酸羧化13、α-淀粉酶β-淀粉酶α-淀粉酶14、竞争性可逆酶15、甘油磷酸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FADH2NADH16、尿苷二磷酸葡萄糖17、葡萄糖-6-磷酸酶18、线粒体基质琥珀酸脱氢酶二、是非题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错9错10对三、选择题1C2A3C4B5D6B7AD8B9AC10B11B12C13C14C15B16C17D18B19ABC20ABCD四、问答题1、答(1)最初由于葡萄糖-6-磷酸浓度的增加了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的底物水平,且以后的酵解途径的各步反应的底物水平也随之提高,从而增加了酵解的速度。

然而,葡萄糖-6-磷酸也是己糖激酶的别构抑制剂,因此高浓度的葡萄糖-6-磷酸可以通过减少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而抑制酵解。

(2)增加果糖-1,6-二磷酸浓度等于增加了所有随后糖酵解途径的反应的底物水平,所以提高了糖酵解的速度。

(3)柠檬酸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反馈抑制剂,所以柠檬酸浓度的增加降低了酵解反应的速度。

(4)果糖-2,6-二磷酸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因子,因而可以增加糖酵解的速度。

2、解答:糖酵解的主要控制点是三个不可逆反应的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3、答6-磷酸葡萄糖处于代谢的分支点,它可进入以下的代谢途径:(1)糖酵解。

(2)糖异生。

6-磷酸葡萄糖可以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3)糖原合成。

6-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进而合成糖原。

(4)磷酸戊糖途径。

6-磷酸葡萄糖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并转化为磷酸戊糖。

4、解答:当人血糖浓度较底(如饥饿时)时,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活化了邻近的G蛋白,后者使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化,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生成cAMP,cAMP作为激素的细胞内信号(第二信使)活化蛋白激酶A(PKA),PKA可以催化一系列的酶或蛋白的磷酸化,改变其生物活性,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一方面,PKA使无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激酶磷酸化而被活化,后者再使无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而被活化,糖原磷酸化酶可以催化糖原磷酸解生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另一方面,PKA使活性的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失活,从而抑制糖原合成,也可以使糖原浓度升高。

第十章:生物氧化一、填充题1、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中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在()中进行。

2、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3、细胞内的呼吸链有()、()和()三种,其中()不产生ATP。

4、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和()。

5、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和()。

6、化学渗透学说最直接的证据是()。

7、()被称为最小的分子马达二、是非题1、细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

()2、Fe-S蛋白是一类特殊的含有金属Fe和无机硫的蛋白质。

()3、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本质上都是递电子体。

()4、胞液中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其P/O比值约为1.5。

()5、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但所经历的路途不同。

()三、选择题1、体内CO2来自()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3、P/O 比值是指()A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B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C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D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分子数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1/2O2Bb→a→a3→c1→c→1/2O2Cc1→c→b→a→a3→1/2O2Db→c1→c→aa3→1/2O25、细胞色素b,c1,c和P450均含辅基()AFe3+B血红素CC血红素AD铁卟啉6、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C细胞色素bD铁硫蛋白7、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8、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ATPC脂肪酸DGTP9、下列属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A细胞色素B尼克酰胺C黄素蛋白D铁硫蛋白10、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bBCytC1CCytCDCytaa311、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参考答案一、填充题1、线粒体内膜细胞膜2、脱氢酶电子(或氢原子)传递体氧化酶3、NADHFADH2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4、FMN→CoQCytb→CytcCytaa3→[O]5、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6、分离纯化得到F1/F0-ATP合成酶7、F1/F0-ATP合成酶8、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结合,阻断了呼吸链9、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aa310、(1)NADHCoQ(2)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3)Cytaa3[O]11、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12、氧化磷酸化偶联ATP13、单加氧酶系活性物质的生成,灭活,及药物毒物的转化14、H2O2杀菌二、是非题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错8错9对10错11错12对1C2D3C4D5D6D7A8B9C10D11D12ABC13ABD14ABCD15ABD16C17B18C第十三章:核酸代谢一、填充题1、脱氧核苷酸是由()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酶。

2、核苷酸的合成包括()和()两条途径。

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原理是由于其结构与()相似,并抑制()酶的活性。

4、氨甲喋呤(MT某)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相似,并抑制()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代谢。

5、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与其生成有关的重要酶是()。

6、体内ATP与GTP的生成交叉调节,以维持二者的平衡。

这种调节是由于:IMP→AMP需要();而IMP→GMP需要()。

7、羟基脲作为()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8、PAPS是指(),它的生理功能是()。

9、重亮氨酸作为()类似物可抑制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0、细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是(),该酶可被终产物()抑制。

二、是非题1、人体细胞中的核苷酸,部分是由食物消化吸收而来,部分是体内自行合成。

()2、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第一个合成的核苷酸是UMP或乳清酸核苷酸。

()3、嘌呤核苷酸是从磷酸核糖焦磷酸开始合成的。

()4、核苷酸生物合成中的甲基一碳单位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