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及目的要求
在工科类课程中,有较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计算的课程一般都应安排必要的课程设计任务,其目的要求如下:
1.通过具体的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训练学生工程设计及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绘图、检测、数据处理、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2.检查本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资料及贯彻国家工程设计法规和有关规范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应具有以下教学文件
(1)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课程设计的题目
课程设计的选题必须围绕本课程内容,确定一个或几个难度、分量适当的具体的工程实际项目,以便较系统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B:课程设计题目都应给出原始数据,如全班只设一个题目,应给出几组不同数据,相同参数的设计题目学生不超过10人。
C:课程设计题目需要完成的工作
课程设计的工作包括:设计计算(包括程序设计),设计和绘图说明书。
(2)课程设计指导书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初次运用本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计算及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要比较详细地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计算与设计步骤及有关要求,并附有完成各部分工作量所需时间及评分标准,以及检查学生设计进度及每一步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除本课程所用教材外,还应准备相应的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国家标准及其他资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计资料,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查阅、使用资料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每个学生一份,并于课程设计之前发给学生。
2.课程设计的设置要求
根据课程内容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计算能力(含制图测绘)一般在本课程结束后安排1-3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应在教学计划中排定,遇特殊情况,须经教务处批准,否则不允许改动。
3.课程设计教学组织
(1)为保证教学质量,课程设计每班15-20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2)学员提供教室及相应条件,以保证学生设计计算(含上机)场地。
三、指导教师
1.课程设计应有实践经验的讲师或工程师担任,必须经过试作,助教单独指导课程设计时,必须有辅导一次课程设计的经历。
2.指导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设计内容及方法,编写指导书、任务书、并做好一切必要资料的准备工作。
教师在学生设计中既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受到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
3.指导教师对学生设计全过程负责,教书育人,及时检查学生设计进度,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以上的课程设计(含两周),指导教师应写出设计评语,组织答辩(不少于2人)给出总成绩。
四、学生
1.应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锻炼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
2.重视学习示范性设计,力求使设计规范化,加强工程技术意识。
3.严格考勤制度,保证设计场地环境卫生。
4.爱护公物,不得涂抹损坏公用设计资料。
五、成绩评定
1.按课程设计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给出总成绩。
成绩记法:一种是百分制;一种是等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凡课程设计有两周以上(含两周)均给出单独成绩。
一周课程设计不单独记成绩,由指导教师确定设计所占比例(一般为30%)记入本课程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