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已亥杂诗》是组诗。
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A.朝廷B.人才C.天公[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请写出下面的字在诗中的读音。
径()宿()僧()[2]贾岛在考虑用“推”还是用“敲”时,撞到了___________,并得到了他的指点。
[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中历来被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画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填空。
(1)“独”和“异”的意思分别是和。
(2)“佳节”具体指节。
(3)诗的第三、四句中写到的两种节日活动是和。
[2]“少一人”在诗中指()。
A.少了作者的兄弟B.少了作者的父亲或母亲C.少了作者自己D.少了一个知心好友[3]诗句“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孤独的情绪;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由“遥知兄弟登高处”可知诗人是思念他的兄弟。
()(2)“异乡”的“异客”表现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本就思念亲人,又逢“佳节”,思念之情则更加强烈。
()(3)诗题中的“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华山以东的地区。
()(4)王维被称为“诗佛”,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5. 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军行》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他尤其擅长写(_____)诗。
[3]“孤城”中的“孤”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后两句可以体会到将士的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阅读乐园。
山居秋暝①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③,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暝:日暮,黄昏。
②浣女:洗衣女。
③随意春芳歇:任凭春花凋落。
1.解释加点的字。
(1)空山新雨后: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竹喧归浣女: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诗歌描写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诗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宋代苏轼曾经夸赞说,《山居秋暝》是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经典之作,你觉得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快乐阅读。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____________。
王孙: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诗中的静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
先_______后_______ (视觉听觉感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句序是倒置的,请你试着写出正常的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下面的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
羞:—_________ 直:—________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李白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③,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
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
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
③“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其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读诗歌,完成练习。
游小鸟天堂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1]“三百年”写出了大榕树的______特点;“浓荫十亩”写出了大榕树______的特点;“鸟千双”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的特点;“新枝还比旧枝壮”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的特点。
11. 按要求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尚③思为国戍④轮台⑤。
夜阑⑥卧听风吹雨,铁马⑦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②孤村:弧寂荒凉的村庄。
③尚:还,仍然。
④戍(shù):守卫。
⑤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⑤夜阑:夜深。
阑,残尽。
⑦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创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被县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收复国土的愿望依然强烈,但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聘中原的愿望。
[1]从诗歌的题目中可以()(多选)A.知道这首诗写作的时间。
B.感受到环境的凄凉。
C.体会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D.体现出诗人生活的凄苦。
[2]第一句诗中“______”与“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
[3]结合注释,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前两句,我想到了《示儿》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诗都表现了作者在艰难、悲苦的处境下,仍然想着收复国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由表达理想和记录梦境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C.诗中“风吹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D.“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6]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漫步古今,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舟过实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材料二:《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