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培生培养计划
管培生培养遵循“721”原则,即70%为实践锻炼、20%为导师指导、10%为理论学习,围绕业务发展要求,结合个人实际,实施“一人一策”。
管培生培养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分为理论学习、实战锻炼和能力进阶三个培养阶段,具体如下:
一、理论学习
(一)时长:不少于2周。
(二)目标:主要围绕制度体系、应知应会、通用技能等内容,通过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加速管培生角色转换,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尽快融入公司。
(三)方式:
1.训练营开班学习:包括公司介绍、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实地学习、拓展培训等。
2.管理制度培训:包括公司法人治理、人力资源、质量安全、财务与资产管理、经营及合同管理、党建纪检等制度内容。
3.通用技能培训:包括办公软件、公文写作、沟通合作、客户思维等。
二、实战锻炼
(一)时长:不少于24个月。
(二)目标:通过双导师指导、多岗位轮岗、项目见习等方式,帮助管培生尽快熟悉公司业务和工作流程,提升职业素养,
推动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三)方式:
1.双导师指导:建立“业务+人力”双导师机制,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采取“一对一”“老带新”的帮教模式,通过高频互动、进度管控、及时复盘,管培生快速掌握业务内容,提升业务处理技能,适应公司发展要求;人力导师对管培生进行思想引导,通过谈心谈话、工作指导、问题解答,帮助其明确发展计划,增强工作干劲。
2.一线跟岗学习:深入一线,参与客服、工程、印务等现场工作,了解作业标准和业务流程,培养客户导向的服务心态和细节管理的能力。
3.关键岗位轮岗:根据用人部门需求和培养目标,组织管培生在客户维护、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策划开发等多个业务基层岗位上磨炼,多方位锻炼管培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丰富阅历,增强才干。
4.项目见习:结合公司“十四五”规划,参与商管、广告、餐食等重点业务的项目见习,通过前置见习目标与标准、见习内容、见习培养计划及考评指标,定期开展考核与评估等方式,锻炼管培生独立管理项目的能力,提高市场化经营水平。
三、能力进阶
(一)时长:不少于6个月。
(二)目标:通过高层导师带教、管理能力提升、参与政研
课题等方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方式:
1.高层导师带教:建立领导班子导师机制,通过公司高层领导的手把手带教、面对面指导、经验交流等,帮助管培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深挖潜力、提升能力。
2.管理能力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围绕公司典型案例,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研讨和课程讲授。
3.参与政研课题:管培生全程参与政研课题的选题、立项、编制、答辩等环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行业动态、研究历史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等,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培养系统思维,提高综合素能。
四、考核方式及结果应用
通过笔试、岗位评估、季度与年度考核、项目成果等方式对管培生实施阶段性评估,分数80分(含)以上为合格,评估合格的人员进入下一阶段培养;不合格人员,退出管培生培养计划。
管培生培养综合评估等级为合格人员纳入储备人才库,优先获得晋升机会,匹配专业经理等岗位。
五、管理要求
(一)定期总结。
管培生定期提交周、月度工作报告,报告中应分类列明周期内重点完成工作、持续工作项目和待推进工作等内容,总结出成绩、不足和心得体会,并计划下周期工作安排。
(二)以考促培。
通过逢训必考、考必公示等形式,在管培
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全链条评估、全过程监督,强化结果应用,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
(三)压实责任。
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管培生培养工作,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诉求,针对性做好解疑释惑和人文关怀,确保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
管培生培养能力模型
附件2
管培生培养进度表
附件3
考核评价表
附件4
人才测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