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周练试卷(实验班4.24)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D.不是乳酸发酵2.用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 DNA B. RNAC.磷脂D. RNA聚合酶3.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一绿色圆粒(yyRr)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 2。
可以预测,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A. 2/3 B. 3/8C. 1/2 D. 1/44.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C.蛔虫的卵细胞D.水螅的神经细胞5.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一定上移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7.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图一所示的曲线。
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
培养20 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二所示。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二中的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B.图二中乙组细胞处于图一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图二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8.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表现在()A.产生的子细胞有更大的变异B.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各不相同C.使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一致,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致D.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使所有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9.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酶的催化效率有高效性B.酶的催化条件有温和性C.酶的催化对象有专一性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10.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1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12.下列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高等的多细胞动物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才能进行B.人体剧烈运动时,由于肌肉组织缺氧,组织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把C6H12O6分解成酒精C.ATP是动物及人体的能量转移、利用关系最密切的高能化合物,可以简写为A-P~P~PD.磷酸肌酸释放的能量可供ADP合成ATP13.如图1、图2表示同一人体内的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A.组成元素种类相差很大B.C含量一定相等C.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同D.组成染色体的成分均是DNA和蛋白质14.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
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①晶状体蛋白基因、②胰岛素基因、③呼吸酶基因和④血红蛋白基因。
则基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A.①③B.③④C.②④ D.①②15.某人因经常吸烟而患肺癌,一段时间后,癌细胞扩散到了其他器官。
这说明癌细胞()A.容易转移B.容易控制C.容易衰老D.容易凋亡16.对以下两个实验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C.答案C D.答案D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比安静时减少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C.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1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19.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C.TtSs×TTSs D.TtSS×TtSs20.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21.分析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所具有的特点是()A.分解等量的糖类和脂肪能释放等量的能量B.所释放的能量全部都转移到了ATP中C.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D.整个过程必须都有氧气的参与22.食品保存的方法有很多,其原理不完全相同。
下列哪项方法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 A.在地窖中保存蔬菜B.鱼肉腌制保存C.种子晒干保存D.水果低温保存23. 下列对Ⅰ、Ⅱ两幅图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小麦来说,图Ⅰ描述过程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中B.图Ⅰ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C.图Ⅱ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D.图Ⅱ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24.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C.答案C D.答案D25.下列与萤火虫发光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B.萤火虫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供能后无需转化即可发出荧光C.萤火虫发光过程中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物理信息26.18个ATP分子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量,以及它们全部水解成ADP过程中断裂的高能磷酸键数量分别为()A.18和18 B.18和36C.36和18 D.36和3627.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 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 C.酵母细胞不产生酒精的过程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28.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无机催化剂、水浴加热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29.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30.在四支试管中分虽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的CO2的是()。
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核糖体D.丙酮酸+内质网31.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
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1~5℃,贮藏时间会更长32.下列科学发现中,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B.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33.a,b,c,d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34.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35.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3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