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2.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3.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难点
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言有序,章有法”,这是古代人写文章讲究的“规矩”“章法”。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二、写作指导
“言有序”“章有法”,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
可见,条理清楚、脉络清晰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
(一)构思写作内容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以此为中心取舍材料。
哪些为主,准备详写,哪些为次,准备略写,都要心中有数。
具体而言,是处理好以下这些关系。
1.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②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2.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①精选有用的素材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
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②精选典型的素材
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段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内容;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③精选新颖生动的素材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④精选具体、不空洞的素材
技法点拨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1.好素材来源于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多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让材料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2.舍大取小,以小见大。
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
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更有表现力。
要善于观察,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闪光材料。
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更有感染力。
(二)理顺写作顺序
要想避免作文落入“流水账”的窠臼,必须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理顺一定的写作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顺序。
如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孤独的牧羊人》、按地点转换先后记叙的《藤野先生》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同时,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的、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列出写作提纲
想好文章的结构后,要据此列出写作提纲。
这样既有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修改完善。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
技巧点拨:
怎样才能列好提纲呢?
①设计好文章整体结构,并简略标注。
②安排好文章整体的详与略,重点段落再细分。
③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注意过渡段落。
④以词句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三、当堂训练
文题展示
如果以《__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审题立意:
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好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述关于他的几件事。
总体结构可能是“总—分”式的,也可能是“总—分—总”式的,还可能是“分—总”式的,围绕中心确定好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
选择素材:
选材时,要把握所选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二三事”可以共同表现人物的一种典型性格,也可以分别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
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技法指导:
要注意文章的整体布局。
哪部分内容先写,哪部分内容后写,哪部分内容重点写,材料和材料之间如何过渡,都要想清楚。
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列一个提纲。
范文欣赏:
我爸爸的二三事
我的爸爸其貌不扬,一张黑黝黝的脸上,有一对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高高的鼻梁、偏厚的嘴唇。
虽然我的爸爸长得不够玉树临风,但是他在我心里却是最伟大的。
①(描写爸爸的外貌,突显爸爸其貌不扬的特征,欲扬先抑。
)
我的爸爸在生活上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
他对穿衣并不讲究,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不管是大米还是馒头,只要能吃饱就行。
妈妈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好养活。
②(略写生活中的爸爸,从穿衣和吃饭两个方面表现爸爸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的性格特征。
妈妈的玩笑话属于侧面描写。
)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是在工作上却很认真负责,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员工。
记得那天,爸爸熬了一个通宵才把图纸设计好。
可到了早上,爸爸依然按时来到了工厂,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也就是这一天,机械出现了故障,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不顾生命危险,关闭阀门,切断电源,迅速地疏散工人。
工人们都被疏散了,可爸爸却没来得及撤离,被炸得遍体鳞伤。
爸爸在养伤期间常常与我谈心,教我怎样面对困难,教我怎样为人处事……③(生活中马马虎虎的爸爸,在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这一段是详写。
本段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
)
对于学生来讲,考试后等待发试卷是最煎熬的时刻。
记得期中考试后要评讲试卷,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张力98分,夏雪99分……”看着好朋友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不由得心慌又焦急。
④(发试卷的这个情节,语言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学生等待考试成绩时的煎熬。
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的细节描写,精彩传神。
)
“李华,78分!”我心里一惊:这次考得这么差,回去后肯定要挨骂了。
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骂我,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华,这次没考好,下次要再努力!加油!”爸爸帮我分析了考试出错的原因,又把我不会的地方详细地讲了一遍。
我顿时豁然开朗。
⑤(在爸爸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作者用笔比工作中的爸爸少,但又不像写生活中的爸爸那样一笔带过。
作者选材用意可见一斑。
)
我的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
我为我有这样一个爱我、关心我的爸爸而骄傲!⑥(直抒胸臆,表达对爸爸的爱。
)
范文评点:
这篇文章写了爸爸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方面的三件事情,详写其工作认真,略写在生活上粗枝大叶,对“我”的教育详有详有略,表现了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
选材典型,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四、课外拓展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
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审清题意后补写题目,补写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
补好题目后,则需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审人称、体裁、题眼,定选材范围。
要对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表现文章的主题。
写作时,可以以物为线索,例如“灯光”“星星”“目光”“爱”等,一线串珠,连缀全文。
五、布置作业
参考题目:
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自己成长经历的作文。
注意:文中不可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