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普通内科一般护理常规第二节普通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肺炎护理常规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三、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常规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护理常规六、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七、高血压护理常规八、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九、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十、肝硬化护理常规十一、肝性脑病护理常规十二、胆囊炎、胆结石护理常规十三、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十四、尿路感染护理常规十五、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十六、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七、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十八、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十九、脑梗塞护理常规二十、脑出血护理常规二十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二十二、痛风护理常规第一节普通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重1、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记录。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状、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分级护理: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并按时巡视病房,及时主动协助解决患者需求。
4、基础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
病室每日开窗通风或空气消毒每周一次,保持室温在18〜22℃,相对湿度50〜60%。
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剪指(趾)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等。
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5、专科护理:做好留置管道护理、疾病症状护理。
6、用药护理:按时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7、安全护理: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做好安全指导。
1、饮食指导:遵医嘱给予饮食指导。
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
给予禁食、高热、昏迷患者口腔护理。
9、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第二节普通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肺炎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观察肺炎的症状(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全身酸痛)、体征(急性面容、生命体征、湿啰音等)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2.发热的护理见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规。
3.休克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1)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早期休克的依据。
①生命体征: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脉压差变小或血压下降、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②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
③皮肤、黏膜:有无发笫、肢端湿冷。
④出入量:有无尿量减少,疑有休克应监测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
⑤实验室检查:有无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
(2)休克型肺炎的抢救与配合①绝对卧床,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
〜30。
、抬高下肢约15°〜20 °,注意保暖。
②高浓度氧气吸入。
③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保证正常组织灌注。
④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升压药及其他药物,根据血压及病情调整滴速。
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级胸痛的护理见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规。
5.健康教育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鼓励病人戒烟。
3.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观察哮喘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发作诱因、过敏病史、家族性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用药的护理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治疗哮喘的最常见的方法。
吸入方法指导:打开盖子,摇匀药液f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气时f包住喷嘴,深慢吸气同时喷药至吸不动一屏气10秒。
如需第二吸时,休息3分钟可重复使用1次。
干粉吸入装置和准纳器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3、咳嗽、咳痰的护理按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4、急性发作期的危重症哮喘的护理(1)视患者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
(2)每天的补液量至少2500〜3000ml,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情况。
(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配合医生给病人应用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的抢救工作。
5、饮食禁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
6、健康指导(1)指导自我监测病情,正确使用雾化器及吸入装置。
(2)避免诱发因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劳逸结合。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评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桶状胸、呼吸音减弱等。
2、呼吸困难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呼吸困难的护理常规”。
(1)氧疗护理: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氧疗。
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每天氧疗时间持续15 小时以上。
①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 同时收缩腹部。
呼吸比为1:2或1:3o缩唇大小程度与呼吸流量, 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②膈式或腹式呼吸:病人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
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部凸出, 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
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手感到腹部下降。
3、咳嗽、咳痰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4、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5、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及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等易产气食物,指导病人多饮水。
6、健康教育(1)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过度劳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2)坚持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0~15小时,氧流量1〜2L/min。
(3)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适当锻炼。
四、慢性肺源心脏病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密观察并发症的表现(失眠、精神错乱、躁狂或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日常活动量和实验室检查。
2、呼喊困难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呼吸困难的护理常规”。
3、活动无耐力的护理(1)休息与活动: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协助定时翻身、更换姿势。
(2)减少体能消耗:指导病人采取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能节省能量的姿势,如站立时,背靠墙,使膈肌和胸廓松驰,全身放松;坐位时,凳高合适,两足正好平放在地,卧位时抬高床头,并略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屈曲。
4、液体过多的护理(1)饮食护理:应限制钠水摄入,钠盐<3g/d,水分V1500ml/d。
并执行水肿病人的护理常规。
(2)利尿剂的使用原则:缓慢、小量、间歇使用。
(3)强心剂的使用原则:快速起效、小剂量。
5、咳嗽、咳痰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6、健康教育(1)鼓励病人戒烟,适当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定期随访,合理使用治疗药物,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3)保证足够的足够的热量、营养、维生素和水分,心功能不全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持口腔清洁。
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护理常规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戒烟限酒。
2、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胸闷者,给予呼氧,氧流量2〜4L/min。
4、观察胸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生命体症变化。
5、应用扩血管药物者,注意滴速及血压的变化,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6、行介入治疗者,执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于治疗护理常规。
7、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活动、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等。
(2)教会病人和家属出现胸闷、胸痛时的自我救护方法。
(3)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诱因。
第六节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1、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卧床休息,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者绝对卧床休息3个月以上,保证足够睡眠,限制探视。
3、观察生命体征及心肌酶谱变化。
急性期心电监护,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抢救。
4、教会病人自测脉博。
5、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注意防寒保暖。
6出院后继续休息3〜6个月,无并发症者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
第七节高血压护理常规1、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不超过6g,进食富含钾(如香蕉、橙子和深色蔬菜等)、钙及粗纤维食物,戒烟限酒。
2、高血压急症者,绝对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静脉管路通畅,安抚病人情绪,保持环境安静。
3、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测血压。
4.健康教育1)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运动方式、频率及强度。
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快走、太极拳等。
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运动强度最大时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
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就地休息。
2)控制体重及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3)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4)坚持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第八节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病情较重、溃疡有活动者,嘱其卧床休息几天至1〜2周;病情较轻者,可边工作边治疗,注意生活规律和劳逸结合。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
2、心理护理嘱协调好人际关系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生活压力,避免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
3、饮食护理有规律、定时进食。
在溃疡活动期,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5次,进餐时宜细嚼慢咽;食物以清淡、质软、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戒除烟酒。
4、病情观察(1)观察上腹痛的规律、性质、时间、程度、部位及与饮食的关系;观察进食或抑酸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
(2)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次数;遇有黑便情况时,先排除药物(如秘剂)、食物(如动物内脏)和绿色蔬菜等而影响检查结果。
(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溃疡复发及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5、用药护理(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唾(洛赛克)、兰索拉睫、埃索美拉建(耐信)等。
此类药在晨起空腹或晚间睡前服用;不良反应少,偶有头晕、等麻疹等,用药过程中观察其副作用。
(2)艮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
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如同时用抗酸药则两药间隔1小时以上,如静脉用药应注意控制速度,以防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3)抗酸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磷酸铝凝胶(洁维乐),应在餐前30分钟和睡前服用,片剂应嚼碎后服用。
(4)抗乩药物:质子泵抑制+两种抗生素;每日2次,边续服用7 天(具体根据医嘱)。
质子泵抑制剂晨起空腹或晚间睡前服用,两种抗生素饭后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
6、健康教育(1)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注意观察疼痛的规律和特点:按其特点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
(3)告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无胃镜检查结果而服药.第九节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与出血情况的观察⑴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呕血、黑便的量、性质、次数以及伴随症状;皮肤、指甲、肢端色泽与温度,以及静脉充盈情况;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