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原文-重点字词翻译
原文
闵公奏事,对曰:“臣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欲速其除,咎欲
避其所聚。
今陛下欲得中和之美而忘危亡之象,欲得四海之宁而忘威武之业,此
欲速其除而咎又将至者也。
不然,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随时而革,其失也可
以勉而王,今陛下失其士,天下共谔谔,时运不齐,其险也可以赖而至,欲以四
海之众,叩关东,诚宜三思。
昔晋阳陨胡,非杀胡人过也,而阴晋有倾覆之咎;
商臣之祠不毁,而宋人有败国之灾;楚庄之兵不用,而楚人有亡国之累。
此皆以
欲先而道后也。
今陛下窃据要津之地,拥兵自守,诚善始者也;而轻发蹈海之决,未始不妨者也。
以臣论之,愿陛下以此时图之。
臣以为北方未定之时,未可与共事,设失利,虽有万全之策,必难免于咎;设先利,虽无所凭,而以陛下之明,
必有所克。
此臣之所以不安也。
”
重点字词翻译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害最大的是贪心不满足,过失最大的是贪图追求。
•中和之美:指道家中性而和合的美德。
•危亡之象:指国家危在旦夕的状况。
•四海之宁:指全国平静安宁。
•威武之业:指国家壮大的事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威武)。
•速其除:快速地解决问题。
•共谔谔:指人人议论纷纷的情况。
•时运不齐:指时机不好。
•险也可以赖而至:形势危险也可以靠运气度过。
•叩关东:指出兵攻打关东地区。
•欲先而道后:指先考虑得利,不顾后果。
•窃据要津之地: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重要的地点。
•轻发蹈海之决:冒险出击,不顾后果。
•北方未定之时:指北方尚未太平稳定的时候。
以上就是对《报任安书》文本中的重点字词的翻译。
这篇文本写于唐朝,是当
时辅臣报任安给唐朝皇帝的一封上书。
文本中主要讲述了目前国家面临的危机和任务,以及建议和对策。
文本的内容不仅深刻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而且提出了相对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