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解读 PPT

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解读 PPT


护士的法定义务
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 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 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 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三护、士护的士法的定法义定务义务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 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 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
见习生和 实习生的带教, 医疗文书的书 写 医嘱的执行签名等等?
医疗机构:加强护士管理
1、设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护理管理 工作 2、不得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未办理执业 地点变更手续的护士以及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执业注册 的护士在本机构从事护理活动 3、实习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4、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并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点
• 6、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 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 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 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 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点
• 7、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 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 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 ,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 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 行政部门指定。
护士条例 及相关法律解读
我国医患纠纷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不仅数量急剧上升,而且矛盾 逐步激化。各种伤医、杀医、武力袭击医院的恶性事件 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医疗纠纷 7 万件左右,而且医疗纠纷事件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 如 “3•23哈尔滨杀医案”“10•25 温岭杀医案” 等就 是其典型代表。
唯苦过,方知甜;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相信 自己胜过依赖别人
——致所有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我们
4、享有获得履行职责相关的权利。 护士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
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可以对医疗卫 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5、享有获得表彰、奖励的权利。 在护理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护士,应当授予
案例:
某厂矿医院的护士,在为厂里的职工体检过程中, 发现自己厂子里的某女同志甲有先天性的阴道闭锁。该护 士在下班回家的班车上,就将甲先天的生殖器官缺陷告知 了乙和周边的同志,结果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厂区内播散开 了,后来甲就很害羞,最后一时没想开,就自杀了。请问: 该护士是否侵犯了该患者的权利?
又如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不明身份人员来询问患者病 情时,护士该怎么做?
如此惊人的数据, 如此高风险的工 作,谁来保护我 们?
我们应加强学习相关的医学法律、法规,增
法律 强护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用

护自己的护理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 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法律法规、部门 规章、诊疗规范,另外,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 中也有关于卫生方面的规定。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3、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 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4、医疗机构应当由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 者专(兼)职人员负责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 的申请。受理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按照下列要 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患者本人:有效身份证明; 代理人: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代理关 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和授权委托书 死亡患者近亲属:死亡证明、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 明、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死亡证明、死亡患者近亲 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其近亲 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 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头医嘱、电话医嘱。口头医嘱仅限于抢救或手术中, 过后医生一定要在6h内补记,要防止漏记和护理记录 与医嘱时间不吻合的现象。 4、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医生更改医嘱后再执行 5、ST医嘱需在半小时内执行 6、因故取消执行的医嘱要及时由医师及时用红笔注明 取消并签字
护士的法定义务
护士应当尊重、关心、属的排序
多名近亲属时?
配偶、成年子女、父母
如;丈夫植物人,妻子要求放弃治疗,丈夫的父 母不在,医师能否同意?
四、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 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 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 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 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案例:“缝肛门”事件中的法律问题
案例:“缝肛门”事件中的法律问题
1、家属说:产妇肛门被缝; 2、助产士说:用人格担保没用过针,只是线扎; 3、医院说:产妇的实际情况与家属的说法不一致,肛门没有被 缝上,助产士只是为产妇痔疮出血点结扎止血; 4、卫生管理机构说:目前无证据证明助产士张某缝合产妇林某 肛门;助产士张某为产妇林某结扎痔疮止血,其行为超出其职业 范围; 5、专家说:护士对产妇做了一个“缝扎止血”; 6、最后深圳警方的《鉴定意见告知书》的鉴定意见是:林某某 肛门周围见环状痔脱出,水肿;脱出物在9点位,可见黑色丝线 缝扎,肛门周围皮肤未检见损伤痕。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 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1、一般情况下,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医嘱必须是有执业
资质的医生签字。 2、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被认为是违法行为; 3、若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有权拒绝执行; 4、若明知医嘱有错,却没有任何拒绝表现并执行,将由护士承
担相应法律责任。 5、如果在护理人员提出明确申辩后,医师仍强制要求执行,护
——致努力工作、积极、懂得感恩的人!
永远不要因为工作辛苦而辞职,如果你讨厌
或者厌倦你现在的工作,换工作不是最根本的解 决办法;不会游泳的人换个泳池也没用;根本的 办法是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 个平台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你对工作付 出几分,工作就对你回报几分;如果暂时没有回 报,只能证明你付出的还不够! 唯累过,方得闲,
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 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 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 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医疗机构应当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 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3、享有学习、培训的权利。 护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
士将不对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负任何法律责任。
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若明知该医嘱可能造成对患者的法律性损害却听之任之,若 酿成严重后果,将共同承担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如:医嘱:10%氯化钾10ml静脉推注。 医嘱:5%GS250ml+10%氯化钾8ml静脉静注
西地兰0.2静推
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对医嘱产生疑问,核对、询问后再执行 3、口头医嘱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
护士的法定义务
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 作。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 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 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非典时期、援川、援疆、援藏等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点
• 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 ,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 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 2、病历封存与启封: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 下封存病历与启封,封存病历由医疗机构 保管。
• 3、尸检有效期为48小时,冰存条件下可延 长至7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点
• 4、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 病历资料。
• 5、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 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 )、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 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 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 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护理法的范畴
1
2
国家规定的医 疗卫生法律、 法规和条例;
地方行政主管 及卫生行政部 门制定的规定 、标准、办法 、通知;
3
医疗卫生单位 制定的管理制 度和办法;医 疗技术操作规 程等。
1 护士条例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3 病历管理规定 4 侵权责任法
5 护理核心制度及职业道德
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为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足额缴纳社会保 险费用;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 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 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
2、享有安全执业的权利。 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近亲属的范围
《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 女、兄弟、姊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诉讼中 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 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或者颁发白求 恩奖章,受到表彰、奖励的护士享受省部级劳动 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对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 士应当颁发荣誉证书。
6、享有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 利。
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 侮辱、威胁、殴打护士,或有其他侵犯护士合法 权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