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C.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D.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2.(4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3.(4分)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B.A、B两质点在8s相遇C.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4.(4分)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1:10),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1s,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 B.10m C.20m D.45m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B.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起阻碍作用D.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6.(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4个 B.5个 C.6个 D.7个7.(4分)有三个力F1、F2、F3作用于一点,F1=F2=F3=10N,且相互成120°角,若只将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A.25N B.15N C.5N D.08.(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1.5m/s2C.3m/s2D.4m/s29.(4分)如图所示,物块M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使倾斜角θ缓慢增大,在M沿木板滑动之前,受力情况是()A.物块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减小B.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不变D.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变大10.(4分)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3s末的速度是3.6m/s D.前3s内的位移是6m11.(4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v0t+at2B.v0t C.D.at212.(4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二、实验题(共12分)13.(6分)(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分别标明0、1、2、3、4、5、6,用刻度尺量得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2)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直尺、铁架台等仪器测定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他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打出的多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纸带,并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重锤在各计数点的速度,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a=tanθ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选取图线上两个较远的点,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四、标题14.(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 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2)弹簧的弹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为.15.(10分)某人骑自行车沿一坡路直线下滑,已知在坡顶的速度是1m/s,他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4s,恰好到达坡底,试求:(1)坡路的长度;(2)在坡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16.(10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sin37°=0.6)(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17.(10分)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问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0.40kg和m B=0.30kg,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2)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8.(10分)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C.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D.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研究动作。

故A错误。

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不可看作质点。

故B错误。

C、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C错误。

D、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时,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4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解答】解:A、根据a=知,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故A错误。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故B正确。

C、根据a=知,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故C正确。

D、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3.(4分)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B.A、B两质点在8s相遇C.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解答】解:A、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知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

故A正确。

B、在t=4s时,A、B两质点的图象相交,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

在t=8 s末它们的位置不同,没有相遇,故B错误。

C、A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4.(4分)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1:10),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1s,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 B.10m C.20m D.45m【解答】解: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则实际的下降的高度为0.2m,曝光时间为0.01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由于时间极短,故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v2=2gh可得:。

故选:C。

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B.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起阻碍作用D.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只有相互接触又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

故A错误。

B、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不同。

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故C错误。

D、静摩擦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是动力,也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是阻力。

故D正确。

故选:D。

6.(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4个 B.5个 C.6个 D.7个【解答】解:由A分析,可知A受重力、支持力,由于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且A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受摩擦力,则A对B也没有摩擦力;对整体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因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受地面向左的摩擦力;对B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故B受5个力;故选:B。

7.(4分)有三个力F1、F2、F3作用于一点,F1=F2=F3=10N,且相互成120°角,若只将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A.25N B.15N C.5N D.0【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2、F3的合力与F l等值方向,则合力为零。

若只将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5N。

故选:C。

8.(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1.5m/s2C.3m/s2D.4m/s2【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 末的速度;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s末的速度;则有:a===3m/s2;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