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渡荆门送别》 (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渡荆门送别》 (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出来。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
诗人以移动
的视角描写
景物的变化, 画
勾勒出一幅 气势磅礴的
面
万里长江图。
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 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 而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 渐消失了。浩浩荡荡的 长江水,奔涌向前,流 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3.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画,请从修辞手法的 角度赏析句子。
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四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三想:结合意象,想象画面 四悟:把握情感,明确主旨
一读:结合注解,读懂内容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随” ——“随”字化静为动,生动地 写出崇山峻岭随着船的移动逐渐消失, 代之以一望无际的平野的情景,给人以 空间感和流动感。
• “入” ——“入”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的 万丈豪情。
2.“山 随 平 野 尽 , 江 入 大 荒 流 ”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将画面描述
3. 感悟诗人的家国之思,激发自己对家 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
字 太 白 , 号 青 莲 居 士 。 其诗多 惊世之语,想象奇特,风格雄奇豪放, 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与杜甫并 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 为“小李杜”。 5 岁 - 2 5 岁 在 四 川 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 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 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 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 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后遭人嫉 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
颈联内容:绘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
朗
读
内容 感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抒
成
诵 怜:喜爱。
情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
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译文:但我还 是喜爱故乡的 水,不远万里 送我乘船远游。
尾联内容:抒发对故乡水(家乡)的喜 爱(不舍)之情。
二、品析名句、感知画面
1.颔联“山 随 平 野 尽 , 江 入 大 荒 流 ” 中有两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送别”不是诗人送别朋友,而是诗人 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 构思新颖,别具匠心。
题目中的“送别”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其它的送别 诗不同,此诗并非为朋友送行,而是告别故乡。 诗人从5岁起,直到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 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 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 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梦不无限留 念、依依不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 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自己远行,从 对方来写,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言有 尽而意无穷。所以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 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李白诗风
作为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 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常以奔放 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 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 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 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 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背景介绍
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 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 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 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 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 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 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 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 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 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 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朗
读
内容 感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叙
成 诵
渡远:远渡。
从:往。
事
楚国: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译文:我乘舟渡江 到遥远的荆门外, 来到战国时期楚国 的境内游览。
首联内容:开篇点题,以叙事为主,交 代了远渡的地点和事由。叙送别缘起。
朗
读
内容 感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
成 诵
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课题解读
读诗先看题,通过诗题,你可以读出
哪些信息? 渡荆门送别 交代了 荆 地点 门
点明了 送 事件 别
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 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 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 之称。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 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 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 国故地游览。
水中映月图 天边云霞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月亮比作明镜,以水中明 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天上海市蜃楼般的云彩 衬托江岸的辽阔和天空的 高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 山河和热爱和赞美之情。
4. 请赏析尾联“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中“送”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提示: (1)解词; (2)找手法,再运用相应的答题模式作答。
写
译文: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渐渐消失, 长江奔涌,流入辽远无际的原野之中。
颔联内容:绘山势,流水,原野
朗
读
内容 感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
成 诵
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写镜。
海搂: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译文:月亮倒映 在水中,犹如从 天上飞来一面明 镜,云彩生起, 变幻无穷,形成 了海市蜃楼的美 丽景象。
新课导入
李白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 他的诗歌中经常会出现月亮 这一形象,似乎李白和月有 一种特别的情缘。今天我们 要学的这首诗中还是有月亮, 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熟练背诵 并默写诗歌。(重点)
2. 在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 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难点)
“送”,送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 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态,说故乡 水来送别自己,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对故乡的留念和不舍之情。
三悟:把握感情,明确主旨
情感是诗歌流动的血液,情感是
诗歌鲜活的生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 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 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 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 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 乡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