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4.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日照的要求可以不同,如烟草 的有些品种为短日植物(Maryland Mammoth),而有些品 种是长日植物,还有些品种是日中性植物。通常早熟品种 为长日或日中性植物,晚熟品种为短日植物。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Mechanism of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在一定的期限内春化的 效应随低温处理的时间 延长而增加。
春化天数对冬黑麦开花的影响
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 对低温的要求是绝对的; 对低温的要求是相对的 植物对低温的反应与系统发育有关,与起源有关。 根据原产地不同,将小麦分为三种类型:
冬性、半冬性和春性
去春化作用(春化解除作用)
在春化过程完成之前,如果把春化植物再放到25℃~40℃
(3) 日中性植物 (day-neutral plant,DNP)
指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黄瓜、茄子、番茄、 Day Neutral Buckwheat MC 辣椒、菜豆、棉花、 君子兰、向日葵、 蒲公英等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短日植物 苍 耳
临界日长 6 12 18 24 每天光期长度 ( h)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春化处理 2.调种引种 3.控制花期
闷麦法:把湿润的种子闷在 罐里放冷处40~50天,
南北方地区之间引种
低温处理促进开花,如香石竹 高温去春花抑制开花 当归,洋葱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
一、发现和类型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三、光敏素在成光诱导中的作用
>10 h >11 h >13 h >14 h
2~3 d 1 d 1 d 1 d
<15 h <12 h <15.5 h <15 h
12 d 2d 1 d 2~3 d
(二)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光周期刺激的感受
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 位是茎尖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 是叶片
2.光周期刺激的传递
开花刺激物的传导—苍尔嫁接实验
(1)梅尔彻斯(Melchers)和兰(Land) 由两个阶段组成
低温 前体A → → 中间产物B → → 最终产物C I ↓ Ⅱ ↓Ⅲ(较高温)(完成春化) (解除春化) (2) 植物春化中核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启动表 达,一些特定的mRNA得以产生,形成相应的春化特异性 蛋白,最终完成春化必需的代谢过程。
(三)春化素、赤霉素和其他生长物质与春化作用
1.春化作用与春化素
嫁接试验证明,植物通过春化后可能产生某 种物质,Melchers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春化素 (vernalin)。但这种物质至今未得到证实。
2.春化作用与GA GA与春化作用有关:
春化处理后植物体内的GA水平明显升高;
对于某些植物,用GA处理可以代替低温。
抑制其产生
非诱导条件 产生 开花抑制物
降解
抑制开花
开花抑制物降到某一阈值
植物开花
(二) 光周期中光期与暗期的作用
临界暗期(夜长) 在光暗交替中,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 大暗期长度或指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 小暗期长度。
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
开花反应
SDP
不开花 不开花 暗 开花 不开花
闪光
LDP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高温下,则低温的效果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可重新继续春化,而且低温
的效应可以累加,这种解除春化之后,再进行的春化作用 称再春化
去春化与再春化的本质解释——中间产物假说
低温 前体物 I 低温 中间产物 高温 II 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二)水分、氧气和营养 春化作用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适量 的水分(40%)、充足的氧气和作为呼吸底物的营养 物质。
(5) 长-短日植物 (long-short day plant)
需要先长(花诱导)后短的日照型(成花)双重日照条 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6) 短-长日植物 (short-long day plant)
需要先短(花诱导)后长的日照型(花器官)双重日照 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
赤霉素对需低温胡萝卜开花的影响
CK
GA
冷处理
左:对照;
中:未冷处理,每天施用10μgGA右:冷 处理8周。
GA不是春化素:
有些植物经低温春化后,GA含量并不升高;
有些植物GA并不能代替低温; 在能对低温反应的植物中,对低温和GA的反应不同。
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有关
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有关
(1)冬小麦、油菜等材料,凡经过春化处理的顶芽,都 含与玉米赤霉烯酮相似的物质。
第一节
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白菜、 萝卜、 胡萝卜 天仙子
小麦
小麦
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 进植物开花 的作用
拟南芥
二、春化作用的条件
(一)低温 是进行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
最适温度1-2℃。
不开花 开花

暗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作用
暗期对植物开花的作用比光期更重要
暗中断现象: 在光周期诱导的暗期阶段给予足够强度的闪光 处理,中断暗期,能够促进长日植物开花而抑制短 日植物开花的现象。
短日植物
要求连续黑暗≥临界暗期
长日植物
要求连续黑暗≤临界暗期
所以:长日植物又叫短夜植物; 短日植物又叫长夜植物。
(1)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延长光照可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 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小麦、大麦、黑麦、 油菜、菠菜、萝卜、 白菜、甘蓝、芹菜、 甜菜、胡萝卜、金 光菊、山茶、杜鹃、 桂花、天仙子等。
Spinach long day plant MC
椴花叶片 5℃处理 再生植株开花 5℃处理 再生植株不开花
椴花叶片(切去分生区)
2.春化效应的传递
低温春化的 天仙子枝条 未经春化的 天仙子植株 低温春化的 菊花枝条 未经春化的 菊花植株 不开花 开花
传递与不传递。
(二)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基础 1、呼吸速率增强 2、核酸代谢加速 在春化过程中核酸(特别是RNA)含量增加, 而且RNA性质有所变化。 3、蛋白质代谢 可溶性Pr及游离AA含量(Pro)增加。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类型:
1. 发现
自然界昼夜的光暗交替称光周期(photoperiod) 植物开花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 photoperiodism )。
SDP
LDP
2.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临界日长 (critical day length)
使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使短日照植物 开花的最长日照长度,称为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长日植物:天仙子 毒 麦 菠 菜 白芥菜 短日植物:菊 花 高凉菜 苍 耳 大豆(北京) >10 h >11 h >13 h >14 h <15 h <12 h <15.5 h <15 h 2~3 d 1 d 1 d 1 d 12 d 2d 1 d 2~3 d
周期诱导 。
植物在花原基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需满足一定的适 合光周期条件,以后在任何日长度下都可开花的现象。
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的天数不同,受植
物种类、年龄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 • • • • • • • • •
长日植物: 天仙子 毒 麦 菠 菜 白芥菜 短日植物: 菊 花 高凉菜 苍 耳 大豆(北京)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
(一)春化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感受低温的时期和部位 时期: 大部分植物从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体生长的 任何时期。 但也有例外,如甘蓝茎的直径达到0.6cm,叶 片直径达到5cm时,才能春化。
部位: 茎尖生长点或正在分裂的组织。 芹菜茎尖(橡胶管缠绕通冷水),其它部分高温→开花
(2)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临界值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对这些植物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和 提早开花,如延长日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苍耳、 紫苏、大麻、黄麻、草莓、烟草、 菊花、秋海棠、腊梅、日本牵牛 等。
Short Day Chrysanthemum MC
植物在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能够对外界环境条 件起反应的生理状态,叫花熟状态或感受态
花熟状态之前的时期称为幼年期(juvenile phase)
成花决定态 植物的开花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
成花诱导: 经某种信号诱导,启动特异基因表 达,植物改变发育进程。 成花启动: 花发育:
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具有开花素,SDP本 身具有GA;LD条件可诱导GA的形成, SD条件可诱导开花素的形成。
(3)DNP具有GA和开花素,任 何条件都可开花。 短日照 长日照
SDP GA + 开花素
LDP O + 开花素
GA + O
GA + 开花素
DNP GA + 开花素
GA + 开花素
开花抑制物假说 诱导条件 诱导条件
(2)随春化作用的深化,类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随之增 加,当达到某一高峰值时又逐渐消失。此高峰正是春化 作用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时期。 (3)用100ppm玉米赤霉烯酮处理未经春化的墨西哥麦, 结果可提前5天抽穗。 (4)用电镜观察,发现经玉米赤霉烯酮处理的生长锥在 细胞结构方面与经春化处理的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