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草剂的基本知识

除草剂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杂草?为什么要控制杂草?
当植物生错地方时就变成杂草
杂草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农作物产量:和作物竞争水,养分和光,滋生植物病虫,干扰通行及农作物收获
通常产种很大、繁殖快。

(稗草、千金子)
杂草控制的方法: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了解除草剂是保证其除草效果和作物安全性的基础,也是除草剂技术营销的前提。

二、化学除草与其它除草方式的区别
化学除草是用化学药剂毒杀杂草,用于防除杂草的化学药剂叫除草剂。

除草剂是植物毒剂,虽然农田中正常应用的除草剂能够保证作物安全,但在特殊情况下作物有出现药害的可能。

除草效果受环境条件、用药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作物的发育状况不同、发育时期
不同、品种不同,抗药能力会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为保证除草效果和作物安全,除草推广应用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试验。

化学除草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化学除草的特点:
l、农田中杂草种类繁多,防除对象复杂。

2、防除对象的杂草与保护对象的作物同属植物,差异小,所以
除草剂比杀虫剂、杀菌剂更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3、杂草及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抗除草剂的能力不同,为保证除草效果又保证作物安全,除草剂的应用时期受杂草和作物发育时期的共同限制,用药适宜时期难以控制。

4、杂草的发生数量年度间变化较小,基本不需要预测预报,年年需要防除。

病虫害年度问变化较大,不需要每年都进行防治,只有在有病虫发生时需要进行防治。

我国北方地区这种发生规律表现更为明显。

5、病虫害对作物具有致命性,难以人工防除。

而杂草的危害对作物不具有致命性,可以人工防除。

四、除草剂使用方法分类: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和土壤处理剂
《1》生叶处理剂的特点
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

但天气过于干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关闭、角质层和蜡质层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除草效果降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效,需要重喷。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最佳施药时期为离乳前。

一般禾本科杂草3叶期离乳,阔叶杂草“离乳期”为株高5厘米左右。

可以认为是杂草出苗后越早越好。

《2》土壤处理剂的特点
1)持效期较长,能够长期控制杂草。

但残效期太长会造成后茬敏感作物的药。

2)在杂草发生之前用药,能够早期控制杂草.但不能够因草施药,选择除草剂有一定的盲目性。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较大,药效不稳定。

影响封闭处理剂药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
的影响。

4)毒土处理时,水层深度对药效及药害的影响很大。

水层深易发生药害,水层浅药效会降低。

5,封闭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

6)封闭处理剂用药后降大雨及在沙土地、低洼地上应用易发生药害
7)封闭处理剂单从除草效果考虑,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前越晚越好。

《3》墨叶番±馕复上理利的特点
1)具有封、杀双重作用。

2)茎叶处理时被雨水冲刷到地上的药剂可以起到土壤处理的阼用,但冲刷到土壤中的药剂有时会产生药害。

3)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作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灵活,但在小粒种子的作物田应选择茎叶处理;封闭处理易产生药害。

4)单从除草效果上考虑,最佳的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早期。

按选择性来分类:选择性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
《4》选择性除草剂及特点
1、概念: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用量、一定条件下只能够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其它植物没有危害的除草剂。

2、特点:
1)杀草谱窄。

由于农田中杂草种类较多,所以一般需要两种或几种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混合或搭配应用。

2)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用药量、环境条件、用药方法、用药时期、杂草及作物发育状况等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3)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对某一种或几种作物而言。

不可能对所有的作物都具有选择性。

一般适用作物种类越多的除草剂,杀草谱越窄。

《5》天生性除草剂及其特点
l、概念:
灭生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用量、一定条件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的除草剂。

2、特点:
1)杀草谱宽。

正常情况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

2)灭生性除草剂也可根据其除草特性、杂草及作物发生特点,利用人工选择性将其应用于(时差选择性、位差选择性)农田中。

3)抗草甘磷的作物品种,已通过作物育种手段培育出来且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以天生性除草剂对某些作物品种来说可能是具有选择性。

5.除草剂选择性原理:形考差异选择.生理选择。

生化选择,人工选择
1)形态差异选择性
植物的外部长相不同,接触或粘着除草剂的机会或数量就不同。

接触机会大、粘着数量多的植物杀死的可能性大,表现为是敏感性植物:反之表现为是抗性植物:
根据植物外观长相选择杀死的植物一般为双子叶植物(大多数目叶杂草为双子叶植物).如2,4一D丁酯、二甲四氯等:用量过大,抗性植钧也会被杀死:
2)生理选择性
植物之间吸收和传导相同一种除草剂的能力是不同的,吸收和传导能力越强.被杀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药方法改变、用药时期改变、环境条件变化、加入表面活性荆,抗性植物有受害的可能。

3)生化选择性
植物吸收除草剂后.除草剂在不同植物体内的命运是不同的,有些植物能够将其迅速转化成对植物没有害的物质,这些植物是不受害:
而有些植物不能将除草剂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转化速度比较慢而被杀死。

这种转化速度受檀物生长发育状况、植物品种、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4)人工选择性
通过人为应用技术来有针对性杀死杂草保护作物,而不是除草剂本身对某种植物具有选择性位差选择垂直位差封闭处理水平位差行间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