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

第九章 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


特殊主体/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故意
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洗钱罪(略) 集资诈骗罪(9.3.1)
国家对票据的管理制度
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 特殊主体/银行或其他 故意;也可能是 以承兑、付款或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过失。
社会公众的财产与国家的金 融秩序
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 员,或受国家机关、 国有公司、企业、事 业单位、人民团体委 托管理、经营国有财 一般主体/自然人或单 位
特殊主体/非国有金融 机构的工作人员
特殊主体/国有金融机 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 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 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 特殊主体/国有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
国家对存款的管理制度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
特殊主体/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故意;不以非法 牟利目的为必要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行为
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 位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
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其他保函、票据 、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
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般主体/自然人
故意
购买假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
特殊主体/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故意
持有、使用假币罪
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般主体/自然人
故意
变造货币罪
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对真币进行加工,使之面额或含量发生变化
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和公众对 职务行为公正性的信赖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务的行为
金融管理秩序与职务行为的 不可收买性
在金融业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 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收受回扣、手续费归 个人所有
金融管理秩序与职务行为的 不可收买性
在金融业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 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收受回扣、手续费归 个人所有
一般主体/未取得金融 业务经营资格的自然 人和单位
故意

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企业

财务公司等。)
融 管 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 行为
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 位
故意,但不具有 非法占有不特定 对象资金的目的
秩 序 罪
高利转贷罪
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并将该资金高丽转贷他 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 位;具有贷款业务经 营权的金融机构除外
故意;同时行为 人具有转贷牟利 的目的。
违法发放贷款罪
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的行为
特殊主体/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故意
破坏银行管理罪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9.2.3)
私财产
行为
狭义的金融票据,仅指汇票
、本票和支票
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国 家的保险制度
有价证券/国库券或者国家 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公债 券)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 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行 为的廉洁性、不可收买性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第九章 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犯罪Βιβλιοθήκη 类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伪造货币罪
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包括 仿造货币的样式、票面、图案、颜色、质地和商 本币和境内流通的外币。 标等
一般主体/自然人
故意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危害货币管理罪 (9.2.1)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 币换取货币罪
一般主体/自然人
故意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金融机
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

破坏金融机构组 织管理罪 (9.2.2)
、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 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等;其 他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
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 理制度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 构,包括未申请即自行设立和未获核准即自行设 立;或者伪造、变造、转让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 文件。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贷款诈骗罪(9.3.2)
信用证诈骗罪(9.3.3)

融 诈
信用卡诈骗罪(9.3.4)


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9.3.5)
保险诈骗罪(9.3.6)
有价证券诈骗罪(9.3.7)
贪污罪(9.4.1)




关 职 务
行贿及受贿罪 (9.4.2)


行贿罪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受贿罪 受贿罪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且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
故意
故意
故意
过失
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与国 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人被诈 家财产。属于渎职犯罪 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般主体/单位不构成 本罪
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 位
一般主体/自然人,单 位不构成本罪
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 位 特殊主体/投保人、被 保险人、受益人(自 然人或单位)
一般主体/自然人。单 位不构成本罪。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9.4.3)
贷款
包信用证项下关系任何一方 行为人实施了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的行为,包括
当事人的财产、国家的金融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随附的单据、文
管理制度
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等。
国家信用卡管理制度、银行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利
以及信用卡有关关系人的公 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