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液发展现状
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液体系建立 应用实例分析
21
4 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类型
敏感性伤害
固相侵入
应力敏感
损害类型
微粒运移
2020/3/6
水锁
结垢
22
4 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类型
敏感性伤害
(1)水敏伤害:指与储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导
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酸敏伤害:指酸液进入后与酸性矿物,产生凝胶、沉淀,或释放微粒,致使渗
透率下降。
(3)盐敏伤害:盐度的递减引起粘土矿物水化膨胀,不同盐度的溶液中,将出现渗
透率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储层的水敏性有关。
(4)碱敏伤害:指pH值大于7的溶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岩石或储层液体接触,并
使储层渗透能力下降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地层水和地层矿物中的二价离子(如:
Ca2+、Mg2+等)与碱中的钠离子交换。
2020/3/6
9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
不同煤岩类型的煤,在物理或化学组成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对煤的生气、
的
储气以及煤层气的解吸和渗流具有不同影响。宏观煤岩成分包括镜煤、
岩
石
丝炭、亮煤、暗煤。其中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的煤岩成分,而亮煤和暗煤
学
特
是复杂的煤岩成分。依据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含量将宏观煤岩
征
因 生的裂隙,通常所说的面割理和端割理。②构造裂隙:因区域构造变动在煤层中 类
型 发育的裂缝。
煤的裂隙可分为:割理(内生裂隙)、外生裂隙、继承性裂隙。煤层的割理主要
煤
岩 是由煤化作用过程中煤物质结构、构造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裂隙,分为面割理和端割
裂 隙
理。面割理一般是板状延伸,连续性较好,是煤层中的主要内生裂隙,而端割理只
国 性地层和煤本身具有亲油性,在钻井液中通常添加磺化沥青,以希望通
外
技 过磺化沥青在煤层表面形成泥饼,而起到防塌、防漏作用。实际应用中,
术 现
磺化沥青不能在煤层表面形成致密封堵层。储层保护未能收到应有效果。
状
煤是一种含多孔介质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大分子聚合物的一些特
点,如很强的吸收或吸附各种液体和气体而发生煤岩基质膨胀的能力。
组
分 理和阻挡割理的作用,对割理发育不利;壳质组的机械强度大于镜质组和
惰质组,壳质组对煤层割理发育影响不大。
2020/3/6
10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分子骨架为疏水性很强的有机物质,分子上有酸性(阴离子)基
煤 的
团,如羧基,有碱性(阳离子)基团,如胺基,还有极性基团,如羟基,
化
学 可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又可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还可通过
2020/3/6
6
1 钻井液发展概况
钻井液在钻进过程中的作用
冷 却 钻 头 与 润 滑 钻 具
排 离 与 携 带 岩 屑
护 壁 与 堵 漏
提
高
破
岩传
碎 质心 递
岩 量的 动
石
数力
量
和
保 护 储 集 层
2020/3/6
7
主 要 内 容
2020/3/6
钻井液发展概况
√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层气钻井液发展 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类型 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液体系建立 应用实例分析
2020/3/6
钻井液发展概况 煤层气储层特征
√ 煤层气钻井液发展
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类型 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液体系建立 应用实例分析
15
3 煤层气钻井液发展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尤其以美国、澳大利
亚、加拿大作为代表,其起始阶段煤储层保护的主导思想是以常规油气
钻井液为基础,根据煤层一些表象特性进行相关的改进。如煤层属裂缝
缩率的煤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克 林
当液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由于液体的粘滞性,造成接近固体表面的层流
伯 速度近于零。在煤岩中,不同气体实验所得到的Klikne系数和绝对渗透率值均可
格 效
能不同,这是由于煤岩对气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气体后使煤基质收缩造成
应 的对渗透率的影响。
2020/3/6
14
主 要 内 容
结
构 极性基团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煤还含有带有这些基团的解聚的低
分子化合物(如煤焦油),上述作用使煤对外来流体的敏感性有别于砂
岩。
2020/3/6
11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 原生孔隙:在沉积时就已存在的孔隙,称为原生孔隙。
的
孔 次生孔隙:指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次生孔隙。
隙 成
裂缝:①煤化作用裂隙: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因成煤物质结构、构造等的变化而产
类型划分为4种:即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
煤的显微组分是在显微镜下可识别的有机成分,煤的显微组分没有特
煤 殊晶体形式,化学组成不稳定。煤的显微组分中主要包括镜质组、惰质组
的 显
和壳质组。镜质组(尤其是均质镜质体)致密、均匀、块体大,有利于割
微 理顺利延伸和发展;惰质组是多孔状的、纤维状的,有释放应力、减弱割
3
1 钻井液发展概况
钻井液服务于钻井工程。它直接关系着钻井质量的优劣、速度的快慢、采 油、采气的多少、甚至钻井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被誉为钻井的“血液”。
解放初期,我国的钻井液技术非常落后,当时对处理浅层松软粘土造浆和 水泥侵入都力不从心。解放后,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迅速展开,钻井液技 术也迅速地发展起来。1983年改革开放以后,对照世界钻井液技术发展,我国 开始有计划地发展钻井液技术。随着“七五”、“八五”国家科研攻关计划实 施,为配合钻井工程方面开展的“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 技术”等课题的完成,钻井液技术进行了“新体系”的研制和机理攻关,取得 了多项突出成果,钻井液处理剂已发展到19大类200多个品种。钻井液专业队 伍日益庞大,并与国际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使中国钻井液总体水平接近了 国际水平。
善!
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绒囊状封堵材料暂堵裂隙,完井后自动解堵。
可降解钻井液:采用可降解钻井助剂,配制成无固相钻井液,待完
钻后替入完井液,对钻井液进行降解、并适当改善污染带,提高近井渗
流能力。
2020/3/6
20
主 要 内 容
2020/3/6
钻井液发展概况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层气钻井液发展
√ 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类型
通过对煤岩结构的分析,为了达到保护煤储层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美
国普遍使用清水作为钻井液。
2020/3/6
16
3 煤层气钻井液发展
后来美国CDX公司发明了“生产井注气+清水泥浆”的钻井模式,即,
通过“穿针工艺技术”将一口水平井与一口直井进行近端对接,然后利用
国 空气压缩机从直井注气,在水平井直井段形成气液两相流,大大降低对煤
2020/3/6
4
1 钻井液发展概况
目前钻井液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地质、矿产、冶金、煤炭、资源、 能源、 环境、 交通、建筑
钻井液逐步向多用途、多功能、专业性发展 • 水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聚合物钻井液 可压缩钻井液
从钻井液系列的发展情况来看,水基钻井液经历了从分散钻井液到不分 散钻井液等发展阶 • 细分散钻井液 粗分散钻井液、 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
煤 以确定的参数。煤基质的渗透率极低,一般可不考虑,通常所说的煤层 的
渗 透
渗透率是指煤层割理渗透率。面割理和端割理发育规律不同,沿面割理
率
和端割理的渗透率也不同、延伸较长的面割理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常比
端割理的渗透率高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
2020/3/6
13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有 效
有效应力是裂隙宽度变化的主控因素。有效应力增加,导致裂隙宽度减小,
系 发育于两条面割理之间,一般连续性较差,缝壁不规则,是煤层中的次生内生裂隙
统 特 。 外生裂隙是煤层在较强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裂隙,可分为塑性外生裂隙、
征 张性外生裂隙和劈理。继承性裂隙兼具割理和外生裂隙的双重性质,属过渡类型。
2020/3/6
12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煤的渗透率是煤层气开采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也是最复杂且难2020Fra bibliotek3/65
1 钻井液发展概况
— 1958年,完全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成功应用; — 1960年,选择性絮凝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醋酸乙烯酯与顺丁烯酐 的共聚物成功应用; — 60年代初,研制出具有特殊剪切稀释作用的生物聚合物,可用于钻井液、 压裂液、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等方面; — 70年代,为解决深井抗高温问题,研究并应用磺化系列处理剂:磺化酚 醛树脂(代号SMP)、磺化褐煤(代号SMC)、磺化单宁和栲胶(代号SMT、 SMK)等; — 70年代中期,研究并应用有机阳离子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等; — 80年代后,表面活性剂在钻井液中开始广泛使用; — 90年代后,聚合醇、合成基、甲酸盐等环保型强抑制钻井液开始使用。
有煤层都适应,
加抑制剂能够常最用大于限直度井的!降低对煤层的伤害,保证了煤层吼道、裂隙畅
国 通,为后期煤层气排采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
内
技
绒囊钻井液:绒囊钻井液是研究和应用石油天然气微泡类钻井液过
术 现 状
缺点:尚处于现场运用初级
程阶中段发,展各起项参来数的尚一需种继续高完效封堵绒体囊系示。意绒图囊钻井液通过由空气、表面活性
外
技 储层的压差作用,有效保护了煤储层。 术
现 状
加拿大阿尔伯塔盆地作业的Encaca公司,发明了一种大分子聚合物钻
井液体系,其能够在钻开煤层短时间内将井壁周围的煤割理系统进行封堵,
钻完后,用其单位自主研发的破胶剂(BREAKER)进行洗井,将煤割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