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闸瓦压力1.某货物列车编组50辆,总重3949t,其中轴重21t的普通重货车10辆(内有关门车1辆),空车1辆;轴重23t的普通重货车30辆(内有关门车2辆),空车1辆;轴重25t的重载重货车6辆(内有关门车1辆),空车2辆。
列车主管压力500 kPa,车辆均为铸铁闸瓦,货车换算闸瓦压力表如下。
计算列车闸瓦压力。
解:⑴同一轴重车辆的闸瓦压力(kN)=该类轴重车辆闸瓦压力×(辆数-关门车辆数)+空车闸瓦压力①轴重21t的普通货车300×(10-1)+120=2820(kN)②轴重23t的普通货车330×(30-2)+130=9370(kN)③轴重25t的重载货车360×(6-1)+150×2=2100(kN)⑵列车闸瓦压力总值(kN)=各种类型的车辆闸瓦压力总和2820+9370+2100=14290(kN)⑶列车每百吨闸瓦压力(kN)=列车闸瓦压力总值÷列车总重×100=14290÷3949×100=361.8(kN)答:列车每百吨闸瓦压力361.8kN。
2.某货物列车共50辆,其中C60敞车(自重21t,标记载重60t)20辆,关门车2辆,货重60t;P62棚车(自重24t,标记载重60t)20辆,关门车2辆,货重60t;X6A平车(自重18.2t,标记载重50t)10辆,关门车1辆,货重20.8t。
列车主管压力600 kPa,车辆均为铸铁闸瓦,货车换算闸瓦压力表如下。
计算列车列车总重和闸瓦压力。
解:㈠计算列车总重:⑴C60敞车总重为:(自重+货重)×20辆=(21+60)×20=1620t⑵P62棚车总重为:(自重+货重)×20辆=(24+60)×20=1680t⑶X6A平车总重为:(自重+货重)×10辆=(18.2+20.8)×10=390t⑷列车总重为:1620t+1680t+390t=3690t㈡计算闸瓦压力:⑴《技规》第201条中规定:对装有空重车手动调整装置的车辆,当车辆总重(自重+载重)达到40 t时,按重车位调整。
X6A平车总重39t(自重18.2t,载重20.8t),应按空车位调整。
C60敞车轴重20.25t{(自重21t+标记载重60t)÷4轴};轴重21t{(自重24t+标记载重60t)÷4轴};轴重17.05t{(自重18.2t+标记载重50t)÷4轴}。
同一轴重车辆的闸瓦压力(kN)=该类轴重车辆闸瓦压力×(辆数-关门车辆数)+空车闸瓦压力①C60敞车闸瓦压力:340×(20-2)=6120(kN)②P62棚车闸瓦压力:340×(20-2)=6120(kN)③X6A平车闸瓦压力:140×(10-1)=1260(kN)⑵列车闸瓦压力总值(kN)=各种类型的车辆闸瓦压力总和6120+6120+1260=13500(kN)⑶列车每百吨闸瓦压力(kN)=列车闸瓦压力总值÷列车总重×100=13500÷3690×100=365.8(KN)答:列车总重为3690t,列车每百吨闸瓦压力为365.8kN。
3.22056次现车54辆,其中21T轴重的货车25辆(重车23辆,空车2辆);23T轴重的货车19辆(重车15辆,空车2辆,关门车2辆);轴重25T的货车10辆(重车6辆,空车2辆,关门车2辆);列车自动制动机主管压力600kpa,均为合成闸瓦,列车总重5080T。
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解:根据《技规》第19表知:列车总的闸瓦压力为:F总=N1重F1重+N1空F1空+N2重F2重+N2空F2空+N3重F3重+N3空F3空=23x200+2x80+15x220+2x90+6x250+2x100=9940(KN)F压=9940/5080x100=195(KN)195>180,所以列车不用限速。
二、进站信号机开放时机1.货物列车以平均40㎞/h的速度进站,进站信号机至接车线末端出站信号机的距离为900m,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的距离为300m,列式计算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最小限制时间(制动距离为800m)。
解:列出公式并代入数据:T开放=(L进+L制+L确)÷V进×0.06=(900+800+300)÷40×0.06=3min答:开放进站信号的最小限制时间为 3(min)。
2.货物列车以平均40㎞/h的速度进站,进站信号机至接车线末端出站信号机的距离为1200m,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的时间为1min。
按区间运行点,列车应于12:10分到站。
列式计算开放进站信号机的开放时机(制动距离为800m)。
解:列出公式并代入数据:L制+L进800+1200T开放 =实际到达时刻=--------×0.06-T确 =12:10- -----------×0.06-1=12:06V进 40答:进站信号机应于12:06开放。
3.某旅客列车,以平均145km/h速度通过车站,进站信号机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间距离为800m,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的距离为200m,列公式计算开放进站信号的最晚时间。
解:按特快计算T开=(L进+L制+L确)/v进×0.06=(800+1400+200)/145×0.06=0.99(min)=1min(按进一法)答:开放进站信号的最晚时间为列车到达前1min。
4.图定列车应于8:10到站,进3道停车,列车进站的平均速度为60公里/小时,根据图中所给条件,计算确定该站最迟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时间。
解:T开=0.06×(L进+L制+L确)/V进=0.06×(1300+800+300)÷60=2.4(min) 取3 min答:最迟应在8:07开放进站信号机5.货物列车,以平均50km/h速度进站,进站信号机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间距离为850 m,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的距离为20Om,列公式计算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最好时间?解: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最好时间计算如下式:06.05020080085006.0⨯=⨯++进确制+进+开=V L L L T = 2.2(min) = 3min(小数点后不舍进1)答:应在列车到达前3min 开放进站信号机。
6.某特快列车,以平均145km/h 速度通过车站,进站信号机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间距离为800m ,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的距离为200m ,列公式计算开放进站信号的最晚时间,并说明为什么特快列车要在《站细》规定基础上还要另加3分。
答:按特快计算T 开=(L 进+L 制+L 确)/v 进X0.06=(800+1400+200)/145X0.06=0.99(min)=1min(按进一法) 如果按普通货物列车以50km/h 进站,则T 开=(L 进+L 制+L 确)/v 进X0.06=(800+800+200)/50X0.06=2.2(min)=3min(按进一法)可以看出,特快列车开放时机比普通货物列车还晚,这是不安全的,特快列车应比普通货物列车开放时机更早。
通过本题比较,另加3分,满足此需要。
三、线路有效长、容车数1.某区段货物列车牵引重量确定为3500吨,列车平均每单位长度的重量为4.65吨/米,机车长30米,列车停车附加距离为30米,试计算该区段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最短应为多少米?解:L 效=L 机+L 附+Q/W=30+30+3500/4.65=813(米) 式中:L 效—计算的到发线有效长(米); L 机—机车长度(米); L 附—列车停车附加距离(米);Q—重车方向的货物列车牵引重量(吨);W—列车平均每单位长度的重量(吨/米)。
答:该区段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最短应为813米。
2.一货物列车中,编组标重50吨的棚车20辆,标重60吨的棚车15辆,标重60吨的C60敞车10辆,试计算该列车接入有效长为716米的线路是否超长?(该列车为SS3型牵引换长为2.0)解:⑴列车长度:1.3×11×20+1.5×11×15+1.2×11×10=14.3×20+16.5×15+13.2×10=286+247.5+132=665.5(m)⑵接入该列车需要到发线的长度:665.5+22+30=717.5(m)717.5m>716m答:该列车接入有效长为716m的线路时超长。
3.根据表中各线路的实际有效长,计算出各线的容车数填入表内。
机车一台,换长按1.9计算。
答:4.根据下表各线的有效长,计算容车数并填入表内(机车1台,机车换长2.0)。
线路名称有效长()按14.3m计算按11m计算到发线1050货物线785牵出线1100答:5.某站到发线有效长520 m ,机车长24m ,附加制动距离30m ,货车长14.3m ,列式计算到发线换算容车数。
解:辆)附效-(6.323.1430245203.14=--==L L N 则到发线换算容车数32辆 式中 N---换算容车数 L 效---到发线有效长 L 机---机车长度L 附---附加制动距离(30m)6.牵出线有效长550 m ,调车机车长22m ,货车长14.3m ,列式计算牵出线换算容车数。
解:N=(L 效—L 机—10)÷14.3=(550-22-10)÷14.3=36.2 则牵出线换算容车数36辆 式中 N---牵出线换算容车数 L 效---牵出线有效长 L 机---调车机车长度 10---安全距离(m )。
7.调车场分类线有效长480m ,按有效长的75%计算,货车长按11m ,列式计算调车分类线换算容车数。
解:辆)=%=%效(7.3211754801175⨯⨯=L N 则调车分类线换算容车数为32辆。
式中 N---调车分类线换算容车数 L 效---调车分类线有效长。
四、中停时1、某站有现车若干,其中有调中转车占中转车数72%,停留3小时,其余是无调中转车(停留2小时)和作业车;装10车,停留2小时15分,缷8车,停留1小时20分,另有5车是双重作业车,停留3小时10分。
求:该站中、停时。
解:设中转车数为Nt中=(t有+t无)/(u有+u无) =(72%Nx3+28%Nx2)/(72%N+28%N) =2.7(h)t停=(N装xt1+N缷xt2+N双t3)/(u装+u缷+u双) =(10x9/2+8x28/3+5x19/6)/(10+8+10)=429/168=2.6(小时)2、某站九月份日均办理中转车数3600辆,无调比重为25%,中转时间完成5.0小时,无调中时完成2.0小时,求该站九月份有调中时完成多少?解:无调车辆小时=无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无调车数 =2.0×3600×25%=1800(车辆小时)中转车辆小时=中转时间×中转车数=5.0×3600=18000(车辆小时)有调中时 =有调车辆小时 = 中转车辆小时-无调车辆小时= 18000-1800 = 6.0(小时)有调车数中转车数-无调车数 3600×(1-25%)答:该站九月份有调中时为6.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