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_美_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_美_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大 众 文 艺大
30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以文字为主的传播媒介逐步让
位于更为直截了当的视觉媒介,其结果是视觉艺术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着深远历史的视觉艺术形式——插画艺术自然而然在这一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和日本的插画发展历史,对比两国,对中国插画艺术的发展现在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美国插画;日本插画;中国插画;建议和措施
一、美国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推动下,美国的插画艺术就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当时著名的杂志《名利场》的封面设计上,已经开始引入了彩色的图片和插画。

从那时起,美国人就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装饰语言,并逐渐形成了符合本国家和本民族审美需要的艺术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艺术设计业开始向市场化转变,转为市场促销设计和广告设计,大众传媒在扩大消费和塑造价值观、审美观上赢得了比以前更多的受众,插画艺术也逐渐成为了沟通大众消费的主要途径和媒介。

到了60年代,波普艺术开始兴起,像劳申伯格、罗森奎斯特等艺术家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向权威文化提出了挑战,那些看似高雅和权威的报纸、期刊都成了他们的创作阵地。

至70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插画家,使用现成的图像进行创作和加工,作为波普艺术拼贴画创作的延伸,美术界中的装饰艺术、超现实主义风格、印象派风格,都被他们运用于创作中,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创作局面。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脑和互联网首先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中普及,传统的印刷插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插画的设计方式也由书籍、报刊和杂志社向网页设计、动画创作等数码产品中转变,大量使用喷绘、特技合成、纸塑、布塑、AV影像等现代技术手段,逐渐模糊了摄影与手工制作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生命力,扩大了商业消费群体,唤醒和坚持了美国文化的本土意识。

二、日本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动漫业产生之前,日本的绘画最先受到我国唐代的的佛教绘画的影响,一些日本画家游历中国,学得了佛教绘画的诸多技法,创作了许多明显带有中国印记的绘画作品,并且称这些作品为“唐绘”。

经过长时间的消化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属于日本大和民族自己的绘画艺术,并且在平安时代创作了《源氏物语绘卷》,这是根据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故事创作的插画合集,反映了日本作为岛国民族的一种优秀的民族特征。

到了桃山江户时代,由于町人阶级的发展,日本又产生了“浮世绘”这种插画形式,它以青楼的的风俗画和新兴的歌舞艺妓为主要表现对象,特别是一个歌舞剧场,常常把“浮世绘”作为海报来直接使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甚至家家户户都有收藏,成为日本插画艺术的一朵奇葩。

同样是在二战之后,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

日本漫画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漫画式风格,区别于其它国家动漫插画题材陈旧和内容偏重凸显教育意义的弊病,日本动漫插画则是充满了轻松和时尚的格调。

特别得到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青睐,也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艺术审美和观念。

现今的日本插画范围涉及到视觉设计的各个方面,日本的卡通、动画产生的经济效益给日本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商业插画相对而言是“小制作”,它经常是与其它门类的艺术处于合作的形式。

动画往往就是由插画设计者来设计角色,每年都发行全年的插画年鉴。

日本还专门成立了集合世界各国插画画家和广告设计师的“国际创造者协会”,并在这个群体中造就出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

三、对比美、日两国,中国插画艺术的反思和感悟
我国的插画艺术,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国外的插画艺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门十分成熟的应用技术,而对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仅缺少相应的宣传支持,没有专业化的创作队伍,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等等。

1.国家、社会和媒体对插画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和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脱胎于报纸、期刊的插画并没有迅速的适应这种冷落,呈逐渐为人所遗忘的趋势,这与媒体的重视程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现阶段,多数人们对商业插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对文字的补充解释上,认为商业插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图形处理,这样的认知严重影响了插画在国内的发展。

媒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需要大力支持的艺术新品,更没有意识到这种这门艺术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

除了媒体的大力支持之外,国家的重视也是决定插画艺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插画艺术的兴衰与国家和社会对插画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当前这个阶段,插画市场还较为低迷,社会对插画形式、价位的接受程度尚不足,阻碍了插画艺术家对插画事业的坚持和创作的热情。

所以国家和媒体应予以正确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2.从业人员本身需要对插画有全新的认识
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商业插画设计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审美,它已是现代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设计师认为插画设计受市场、客户、成本、题材和制作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愿望,难以如画家一样自己去选题,选择观众,选择时间、场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重重的限制下,创造出自己满意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发展有贡献的设计,那么我们便不再会把设计的商业性与艺术性视为对立面了。

好的商业设计也可能会是好的艺术品。

好的商业设计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推动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也是被当成严肃的艺术品来看待,从事插画艺术创作一样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3.完善人才储备建设
在国内,专门从事商业插画的设计者还比较的少见,一般都是借助一定的平台,将其作为一种附属的设计,从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政府在美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完善,相关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还要看到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

所以我们需要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加强艺术的审美教育。

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在全国的各大美术院校中,广泛地开设插画专业,努力培养专门的创作人才,还要从理论课程到创作实践,从组织学生参观插画艺术展到亲身接触市场对插图艺术的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于插画艺术,为插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坚持民族化的创作风格
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艺术的民族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小。

插画的内容必将越来越多样,随着中国插画市场的发展,插画也将越来越职业化,会出现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专门从事插画艺术的创作。

当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要提倡插画的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同时,也要紧跟世界插画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技术,更多的运用先进的视觉元素,创造出既有我国本土文化韵味,又有当代先进理念的优秀插画作品。

综上所述,今天的插画艺术己经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且己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它可以运用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人们的审美情感,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人们的心灵。

巨大的插画市场需求,已经使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插画人才的教育培养,在市场的推动和国家的引导下,相信中国的插画市场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插画艺术家和优秀的插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美国插图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余继成.浅析中国插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美术界,2008,(12)
[3] 黄可.日本插图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6,(03).
中、美、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王 桥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理论研究・美术。

相关主题